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原文及译文【释文】堂之碑,太子中舍人行著作郎臣虞世南奉勅撰并书,司徒并州牧太子左千牛率兼捡校安北大都护相王旦书碑额,微臣属书东观,预闻前史。若乃知几其神,惟睿作圣,玄妙之境,希夷不测。然则三五迭兴,典坟斯著,神功圣迹,可得言焉。自肇立书契,初分爻象,委裘垂拱之风,革夏翦商之业。
译文:微臣(虞世南)管理图书资料馆书籍,依次览阅了前朝历史人物的事迹,明白一个道理——至于归于超凡行列的历史人物,必须睿智,才堪称圣。在不可思议的宇宙环境里,总是会发生你看不到的、你听不到的、还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然而天地人——三维空间——五行“木火土金水”不停生克合化——五常“仁礼信义智”具有...
孔子庙堂碑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子路曰:“敢问持满...
楚昭王渡江,有大物撞舟,无人能晓,孔子告诉他那叫萍实,只有能称霸的人才能够获得;吴王伐越,得到大须车载之骨,问了孔子,才知道那是防风氏的骨节。他还曾为季桓子辨认水怪罔象,也曾为齐侯说明商羊能够兴雨。他通晓过去与未来,以他的思想贯穿于始终。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拓片(局部)
孔子庙堂碑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
《孔子庙堂碑》译注(一)译注 俞 丰原文:孔子庙堂之碑。太子中舍人、行[1]著作郎、臣虞世南奉敕撰并书。司徒、并州牧、太子左千牛率[2]、兼检校[3]安北大都护、相王旦[4]书碑额。微臣属书东观[5],预闻前史。若乃知几[6]其神,惟睿作圣[7],玄妙之境,希夷[8]不测。然则三五迭兴[9...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原碑立于唐贞观七年(633年)。碑高280厘米,宽110厘米,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
孔子庙堂碑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 孔子观于周庙,有_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_,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_。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孔子庙堂碑》译注(二)译注 俞 丰 原文:名居域中之大,手握天下之图。象雷电以立威刑[1],法阳春而流惠泽[2]。然后化渐八方,令行四海。未有偃息乡党,栖迟[3]洙泗[4],不预帝王之录,远迹胥史[5]之俦。而德侔覆载[6],明兼日月。道艺微而复显,礼乐弛而更张。穷理尽性[7],...
孔子庙堂碑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