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进入第三点,断章取义的价值,就在于有利于随机应变解决各种问题。用孔子的原话说就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读...
事实上孔子之所以用“思无邪”概括《诗经》,是因为这句话特别契合自己的思想观念,他不是在《诗经》原文的角度上来理解“思无邪”的,而是断章取义感悟出一套自己的诗学观念。孔子的“思无邪”就是思想和感情都无邪念,在一个框架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无疑特别契合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仁”和“礼”。二、鲁迅对...
经典湮灭,道统失传,《诗经》的意义早就晦暗不明了。你若从男女之情去理解,就不该批评加上其他意义...
孔子解释诗经应当不仅仅出于治学之心 还带有一定的政治意味。诗经世人皆知 用诗经作为政治主张的论据 ...
诗》言志。如《左传·定公四年》载,吴攻楚,楚败几亡,楚将申包胥到秦国朝廷请求援兵,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为感动,赋《诗经·无衣》,表示决心相救,恢复楚国。如果当时《诗经》没有统一的篇目,赋《诗》言志就无法进行。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
所以孔子编纂《诗经》之时就删,删,删,直到删无可删,因为各地国风之中多是爱情和自由歌声,要再删就删完为零了,所以还得保留一些。并要求读者“思无邪”。而孔子对于爱情和女人的态度,我们可以从他的主张中找。“发乎情,止乎礼!”在等级礼仪面前,什么都是枉然。是不是应该是“发乎情,合乎礼”!“吾...
2、如果孔子真的删诗了,那么剩下的两三千首诗不应该消失的无影无踪,至少也应该有其它的著作记录这些被孔子“删掉”的诗。可是并没有,人们找不到很多的“逸诗”。“逸诗”虽然有,但是并不多。3、孔子曾说过:“郑声淫”。他对“郑”的风气深恶痛觉,这在《论语》中有记载。但是即便如此,《诗经》中依然...
其次,孔子讲《诗经》的方法,经常是断章取义的。 “思无邪”这三个字评语,就是非常典型的断章取义。 这是《鲁颂·駉(jiōng)》当中的一句: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这首诗讲鲁僖公马养得好,有各种好马,于是“思无邪,思马斯徂”。
他将男人对淑女的爱慕,化作了君子喜欢品德相当的朋友。换个说法,其实孔子不是在解读《诗经》,孔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