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强调内外兼修的平衡。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与属性是相互依存的;而孔子则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模式。这种平衡观启示我们要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统一,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平衡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追求天人合一的平衡。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场所;而孔子...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孔子的幸福观偏重政治意识”不当,孔子也注重个体意识,“更强调幸福观在统治者治理国家方面的实用性”偷换概念,分析不当。C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更有思辨色彩,更为全面”夸大分析,不当。D项,“均倡导仁爱”无...
3评述:孔子:背景: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礼坏乐崩;社会大变革转型。 目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影响: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为后世道德规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或成为正统思想。 亚里士多德:背景:雅典民主共和制的繁荣与衰落。 目的: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影响:丰富了后世民主思想的题。 材料一...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存在有趣的共性,两人认为要深刻理解美德,而不是推崇教条般的生活准则,他们都是明智的思想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古典学系希腊语教授蒂姆·惠特马什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孔子在西方是一个知名人物,他通常与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人们会引用孔子的格言来表达阔达明智、...
(2)不同:亚里士多德强调以法治国。 (3)评述:①孔子:背景: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社会大变革 (转型)。目的:维 护统治阶级利益。影响:当时没有被统治者采纳,为后世道德规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或成 为正统思想)。 ②亚里士多德:背景:雅典民主制的繁荣与衰落。 目的: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奴隶制统治...
首先,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期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系,这两种经济体系分别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和以工商业为主的商品经济。孔子生活的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激烈的制度转型时期,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生活的鲁国由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哺育着这片富饶的...
综上可见,在迥然相异的文化背景下,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朋友”之道的讨论却有着相似的追求。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眼中,朋友关系是血缘关系之外的人之间建立的平等互助的友善关系,这种关系虽然不排斥利益共享的追求,但是更强调追求一种“仁”与“善”的理想德性生活。这种对理想的朋友关系的理解方式既反映着从古...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胡默达 陈欣怡)以“共同体的思想传统与未来实践”为主题的2024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论坛11日在北京开幕。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希腊等17个国家的101位中外学者与会,其中海外参会学者66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论坛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UNSDSN)和雅典科学院共同发起,于2019年在雅典首次...
▲2024年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Jerey SACHS)在开幕致辞中提到,世界需要古代的智慧来应对当前的挑战,这也是人们今天聚在这里展开讨论的原因。在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中,实现多元文明的和谐共处。他希望,通过对话和讨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