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孔子赞赏曾皙观点的原因是曾皙描绘的“春服图”符合孔子重视礼乐教化的思想主张,比起其他三者更为雅洁。 2周前·重庆 0 分享 回复 蒲公英读书 作者 ... 《论语·先进》篇中的故事《子路、曾皙、...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子路不够谦逊,而冉有和公西华的政治理想则不够远大。孔子之所以认同曾皙的说法,不是因为曾皙的回答独辟蹊径,而是因为这正好代表了儒家天下大同的社会崇高理想。曾皙的回答看似只是春天游乐,其实描绘的却是一幅暗合儒家礼乐文化,载歌载舞其乐融融的太平盛世场景。在这幅春游图里面,大人...
孔子问:“……假如有人任用你们,你们怎么办呢?”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分别说了自己的志向。孔子问:“曾点(皙),你呢?” 曾皙说:“暮春三月,穿着春装,我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孩子,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理想呀!” 这则故事包含着怎...
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围绕在孔子身边,他们四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年纪比我小,就不敢在我面前畅所欲言了。你们常常感叹:‘没有人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你们将采取什么措施呢?”子路立即回答:“假如有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它夹在几个大国之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出自《论语·先进》篇,标题是由后人添加的。该篇描述了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讨论志向的情景。文章通过这四位弟子的言辞,展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子路的直率急躁,冉有的谦逊谨慎,公西华的含蓄委婉,以及曾皙的高雅宁静。孔子通过对话,不仅让弟子们...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围坐孔子旁。孔子问:“……假如有人任用你们,你们怎么办呢?”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说了自己的志向。孔子问:“曾点(即曾皙),你呢?”曾皙说:“……”。这则故事包含着怎样的师生关系[ ]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②老师的权威至高无上 ③老师是...
出自《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
残破的故事《论语》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有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中也记录了一些较长的段落,其中的对话和情节描述也较为传神,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文学的故事,但是这样的故事毕竟太少,而且有一些还是残缺不全的。 在这些故事中,最喜欢的是《论语.先进》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先进》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的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弟子讨论人生理想的一段故事。原文如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