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解释 子孙承家:这种解释认为,“子”指子孙,“克”为克治、治理,“家”为家政、家事。整体意思是子孙能够承担家事,继承并治理家业,是吉祥之兆。这种解释在唐代孔颖达的《周易正义》中得到明确阐述,并为后世众多易学家所沿用。 二、新解 女儿出嫁: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子”在先秦时...
“子克家”这简单的三个字中,有两个字都被他们理解错了。第一个字是“子”——它在先秦不仅可以指儿子,还可以指女儿,而且在本句中,它指的不是儿子,而是女儿。第二个字是“家”——它不是家庭的意思,而是出嫁的“嫁”字。(《白虎通义》曰:“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在先秦时期...
“蒙卦”是《易经》中的一卦,其卦象为“山水蒙”,上卦为艮,象征山;下卦为坎,象征水。山水蒙,象征着在迷茫中寻找方向。《蒙卦》九二的爻辞是:“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这一爻的意思是,包容蒙昧,吉祥。娶媳妇,吉祥。儿子能够治家。在《蒙卦》中,九二是阳爻,居于下卦之中,有刚中之德。它能...
对妇孺既包容接纳,且又敬而远之,为能齐家者也,故曰“子克家”。《蒙卦》九二齐家,与家中妇孺保持“敬而远之”的关系,既和谐了家庭关系,又庄重得体,刚柔皆得其所,故《象传》释曰:“子克家,刚柔接也。”(三)义理 君子齐家,对妇孺敬而远之,平淡如水。包蒙纳妇,不与妇孺一般见识,是谓“敬”;...
子克家文言文翻译,首当其冲者为《子克家语录》。此语录为孔子所编,收录了子克家一生所言所行,共计数十篇。其中,以《为政篇》最为著名,现译如下: 子克家曰:“政者,民之命也。民之生,莫重于命。故为政者,必先正己,然后正人。正己之道,莫重于修身。修身之道,莫重于立志。立志之道,莫重于守道。守道之...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九二:包容蒙昧,吉祥。娶妇吉祥。儿子可以持家了。 【原文】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翻译】 象辞说:儿子持家,是刚爻与柔爻相接的缘故。 【解读】 聪明人能够包容蒙昧的人是吉祥的。本爻就是能包容蒙昧的受教者。爻辞中说,不要娶见了有钱的男人就会失身的女子。俗话说“...
《蒙》卦九二爻: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占得此卦的解释 【占】得此卦者:问战征:二爻以阳居阴,爻曰"包蒙",有包括群阴之象。《象》曰"刚柔接也",刚柔者两军也;"接",接战也;"克家",犹言克敌也。占例妇为财,子为福,既克敌军,又纳其财,并受其福,大吉。问营商:二上以两阳包三阴...
《周易》:“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这里讲九二有刚明之才,与六五之君相对应,其志又一同,当其时,必广其包容,老人妇孺之见,皆包容,则能启天下之蒙,功大矣。儿子之能治家,其因父之信任专一也,是故九二能成启蒙之功,乃由五之信任专一也。此刚柔相接也。"包蒙,子克家"五字,蕴含着东方...
克家的解释 (1).本谓能承担家事。《易·蒙》:“纳妇吉,子克家。” 孔颖达 疏:“子孙能克荷家事,故 云子 克家也。” (2).指能继承家业。 唐 杜甫 《奉送 苏州 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之三:“有子...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评注)九二爻辞:包,包裹。蒙,愚昧。 包蒙:包裹愚昧。《易》从来都是教己,不教人,所以这里应该解释为包裹自己的愚昧,形容要正视自己的愚昧。圣人以此来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不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