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审判的定义 裁判文书 媒介审判并非一个法律专业术语,而是一个传播学概念。它通常指的是媒体在报道司法案件时,通过舆论对司法公正产生的不当影响,有时也被称作“新闻审判”或“媒体审判”。 尽管媒介审判不是法律上的正式术语,但理解其含义对于公众和法律从业者都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媒体在司法公正中的角色和责任,...
媒介审判是指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以及申诉败诉的结论。例如在药家鑫事件中,就存在大量的媒介审判现象。 媒介审判的报道,在事实方面往往是片面的、夸张的乃至于失实的;它的语言往往是煽情的,力图激起公众对当事人憎恨或者同情之类的情绪;它有时会采取炒作的方式,即由诸多媒体联手...
“媒介审判”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被称为“报纸审判”,源自对案件的舆论影响。台湾法学博士尤英夫将其解释为,在任何民事或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之前或之后,普通或法律性报纸发布的消息、意见,无论以文字、图片、漫画等形式,只要它们对法官、当事人、诉讼关系人或案件本身及其结果产生影响,可能影响...
1.定义媒介审判指新闻媒体有意无意代替司法部门(公安、法院)对事件定性,对案件定罪、定刑,从而有意无意干扰了司法正义、司法独立和法定程序。新闻媒体既要报道事实,又要谨防“媒体审判”,这是舆论监督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2.媒介审判的正负效应(1)正面:丰富司法监督模式的多样性;(2)负面:干扰司法的独立性与公正...
”这一定义基本上为我们所接受。从其本原意义来讲,中国不存在“媒介审判”的情况,我国的参审制度目前尚不具备足以影响司法审判结果的力量。 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是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也叫“报刊裁判”(trial by news paper)。它的历史沿革是...
媒介审判一、媒介审判的定义“媒介审判”一词发端于美国,由“报纸审判”演变而来。获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法学博士尤英夫认为:“报纸审判的意义较为广泛,即任..
“媒体审判”指的是: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其对案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其一,影响舆论,并通过舆论影响司法审判。比如,1998年曾任郑州市某公安分局局长的张金柱因情节极为恶劣的交通肇事罪而被判死刑,这一判决是否受舆论影响,还争议不断;其二,就是媒体的不实、不公正报道在法院...
觅游【睡前一背】新闻学08 媒介素养 媒介审判 媒介融合 2020-10-20 15:00:0704:489918 所属专辑:觅游睡前一背2020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西瓜西瓜我是小勺 000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是2016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付松聚。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体制中。新闻媒体和司法机关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规制力量,在共同致力于实现社会正义的路径中难免出现碰撞和冲突。其中,两者冲突尤为明显的外在表征莫过于“媒介审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