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龙灯起源于河洛地区,是我国南方各省市的年度盛大活动之一。福建是当地人迎神、祈福的一项民俗活动,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村民们把一节节的板凳钻孔链接,一户一节,组成板凳长龙,可达两百多米长,非常壮观。2008年春节,中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板凳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板凳龙相传源于汉代,...
江西婺源:龙灯夜游迎客来 大年正月期间,江西省婺源县百姓绕城舞起数百米长的板凳龙灯走街串巷。板凳长龙由巨大的龙头带领,可达两百多米长。 舞板龙灯是江西婺源的传统民俗之一,是当地迎神、祈福的活动。游客跟随表演队伍一起,穿梭在挂满花灯的小巷中,收获多样的夜游体验。 记者:胡晨欢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第一时间]江西婺源:板凳舞龙祈兴旺 古城花灯祝安康 相关视频 00:03:10 [第一时间]天气预报 20241222 00:01:16 [第一时间]大型文旅综艺节目《澳门双行线(第二季)》今天开播 00:00:44 [第一时间]尼日利亚首都发生踩踏事件 至少13人死亡 00:01:17 [第一时间]巴西东南部严重车祸死亡人数升至38人 00:...
江西婺源的板凳龙灯,这一源自唐代的传统民俗,至今仍然在当地盛行。据传,唐王李世民曾下令民间艺人制作龙灯,于是艺人们将龙身一节节打造,再连接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板凳龙灯。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人们开始“舞龙灯”,在民间游行三天,最后送上天宫。因此,江西婺源有句俗语:“正月十三起龙灯,十五闹元宵,十八圆灯。”这个传...
婺源板凳龙灯(板龙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以下是关于婺源板凳龙灯的详细介绍: 一、起源与背景 婺源板凳龙灯,又称板桥灯,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是一种大型游动性观赏灯彩。它融合了民间剪纸、篾丝编制等技艺,展现了婺源人民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创造力。 二、构成与特点 龙头:龙头灯板长达七至八尺...
婺源的板凳龙灯表演是一场视觉盛宴,绝对值得一看!2月13日晚上,江西婺源的板凳龙在街头巷尾穿梭,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了难忘的体验。这种非遗表演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又被称为板桥灯,是一种大型游动观赏灯彩。板凳龙由龙头、龙尾和龙身三部分组成,拼接后的“龙”通常有一、二百米长,有的甚至长达四百余米...
看乡野深处的梦幻世界。婺源悠久的徽商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遗存下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板龙灯是当地最常见的灯彩,板龙灯由板凳和花灯组成,所以也叫“板凳龙”。在农民丰收节、中秋节、国庆节三节同庆之际,板龙灯队伍走进村落,载歌载舞,给人们带来喜庆和欢乐。
江西婺源:村民舞板凳龙灯闹新春 2021年2月15日,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村民舞起200多米长的板凳龙灯,走村串户,热热闹闹迎新春。建于南宋的虹关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延续着新年舞板凳龙灯的习俗。(胡敦煌、楼文忠摄影)(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来源:中国日报网 ...
板凳龙灯 关于板凳龙灯,如果你错过了在原地的表演,回程时也可以再走一圈,欣赏这场传统文化的盛宴。上坦村与晓起村 交通方面,我们从酒店打车前往上坦村,然后返回江湾服务中心前的车站乘坐大巴车前往婺源站。上坦村很小,沿着河流大约200米,我们乘坐竹筏感受了自然风光。晓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