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处方来源于明∙鲁伯嗣《婴童百问》的中成药是(): A. 健胃消食丸 B. 小儿化食丸 C. 保和丸 D. 健儿散 E. 小儿香橘丸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E. 小儿香橘丸 反馈 收藏
E.小儿香橘丸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处方来源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的中成药为() A.健胃消食丸 B.小儿化食丸 C.保和丸 D.健儿散 E.小儿香橘丸 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是小儿乳食内积证可选用的药物:() A.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婴童百问的中成药是: A.健胃消食丸 B.小儿化食丸 C.保和丸 D.健儿散 E.小儿香橘丸
11、牛黄抱龙丸: 【成份】牛黄、胆南星、天竺黄、茯苓、琥珀、人工麝香、全蝎、炒僵蚕、雄黄、朱砂。 【功能主治】清热镇惊,祛风化痰。用于小儿风痰壅盛所致的惊风,症见高热神昏、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周...
如前三者,受病之源,非一朝一夕,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并用取下胎毒,天麻丸、定命丹、朱银丸之类,可量与之。 千金论云∶小儿始生,其气尚盛,若有微患,即须下之,若不时下,即成大疾,疾成则难疗矣,紫霜丸可量与之;治风噤,用控痰散,吐风痰,不若用甘草汤,吐痰极稳,然后和胃益脾散加减用,又用...
如前三者,受病之源,非一朝一夕,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并用取下胎毒,天麻丸、定命丹、朱银丸之类,可量与之。 千金论云∶小儿始生,其气尚盛,若有微患,即须下之,若不时下,即成大疾,疾成则难疗矣,紫霜丸可量与之;治风噤,用控痰散,吐风痰,不若用甘草汤,吐痰极稳,然后和胃益脾散加减用,又用...
甘露饮宜兼与服,茅根、茅花煎浓汤服亦妙,犀角地黄汤亦可服,脏毒聚金丸用之效,地黄丸亦可用。有瘀血者,桃仁承气汤下之。 甘露饮 治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浓血,常欲合闭,或饥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疼,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疗身面皆黄肿,体微肿,胸膈气满,...
1111.相似度50%:香橘饼子1111.1.组成:木香(炮)2钱半,青皮(去白)2钱半,陈皮(去白)2钱半,厚朴(制)7钱半,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1111.2.原方对照:黄连1两,陈皮(去白)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加三棱、莪术),白芜荑半两,川楝子1两(去核,炒)。1111.3.加:木香、青皮、厚朴1111.4.减...
其疟后加之冷证痞癖结块者,木香丸主之;烦闷者,五苓散;有热甚者,白虎汤,或加桂,或加人参。时行壮热者,柴胡石膏汤亦可服;头疼甚者、葱白加甘草亦可服;知母麻黄汤,亦治疟之奇剂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 见第五十三问。 白虎加桂汤 见第五十八问白虎汤。 小柴胡汤 见第二十九问。 柴胡桂枝汤 柴胡(八...
抱龙丸 见第五十一问。 升麻汤 见第五十二问。 升苏散 治小儿出疹发热,疑似之间,以此解之。 升麻 葛根 赤芍药 紫苏 茯苓 川芎 甘草(各等分)上锉散,白水煎服,如呕者,加半夏、茯苓、白芍药、生姜煎。 香苏散 治小儿出疹症,作泻。 香附子 陈皮 紫苏 川芎 甘草 白芷(各等分)上锉散,生姜葱白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