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燕卜荪传》是燕卜荪生前指定的传记作家哈芬登的作品。这本书从燕卜荪的家族背景和成长经历开始,一直追溯到他1939年因二战爆发而离开中国。哈芬登通过燕卜荪的日记和其他一手资料,为我们揭开了燕卜荪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片段和思想轨迹,展现了一个国际学者的真实面貌。这本书不仅是燕卜荪的传记,也是一部文学评...
《威廉·燕卜荪传》是燕卜荪生前“钦定”的传记作家哈芬登的作品,第一卷从追溯燕卜荪的祖先以及家庭出身开始,直到33岁的他于1939年“二战”爆发后离开中国回国结束。哈芬登通过燕卜荪的日记以及其他第一手资料,为读者披露了燕卜荪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片段和思想轨迹,展示了一个国际学者燕卜荪。 本书实拍 著名文学与...
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年9月27日生于英格兰约克郡,英国诗人、著名文学批评家。 1930年,燕卜荪在剑桥大学由数学专业转读文学专业时,曾师从大名鼎鼎的文学理论家I.A.瑞恰慈。作为学生的燕卜荪,在瑞恰慈给他批改的一份作业中得到启示,写出了震惊现代西... ...
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是与中国非常有缘的英国批评家、诗人。他两度来到中国,分别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1937-1939)和北京大学(1947-1952)。日后中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和英语教学、研究方面的顶尖人物,举凡卞之琳、穆旦 、袁可嘉、王佐良、许国璋、杨周翰、赵瑞蕻、杨苡、巫宁坤、许渊冲等,皆曾从他受...
《威廉·燕卜荪传(第1卷)》是一部由[英]约翰·哈芬登所著书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简介 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是与中国非常有缘的英国批评家、诗人。他两度来到中国,分别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1937-1939)和北京大学(1947-1952)。日后中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和英语教学、研究方面的...
说创作,说理论,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都是英美现代文学史上少不了的。他生来是一个特立独行不党不群的人物。长期远离英国或欧美的“文化主流”,与中国共命运,更为他的生涯平添了传奇色彩。 燕卜荪著作极多,但很少写到自己的经历。关于燕卜荪的若干传记... (展开) 9 0回应 脉望 2023-...
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同中国有缘,但他不是因中国才出名的。早在他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他的才华——特别是表现在他的论文《七类晦涩》之中的——就震惊了他的老师,而他的老师不是别人,而是创立一整个文学批评学派的宗师理查兹。《七类晦涩》于一九三〇年出版,至今还是英美各大学研究文学的学...
②复义的性质:燕卜荪对复义现象的研究就是用于以分析方法解释文学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多义性。他认为复义的性质包含了两层意思: ⑴复义表明一个词可以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有几种意义相互关联或者有几种意义之间相辅相成,也有几种意义结合起来使该词表达出一种关系或者一个过程。一个词是多义的,这多重意义之间...
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 1906—1984)是英国著名批评家和诗人,经典批评著作《含混的七种类型》的作者。近年来,随着他的传记、书信以及大量手稿的出版,燕卜荪再次进入学界的视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一般认为,他是一名“新批评”批评家,关注文学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