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茫父认为自己“拙书不工草,坐过露筋骨”,意识到自己的行草书存在“露筋骨”的问题,即笔画过于显露锋芒,缺乏内在的含蓄之美,因此更为推崇蔡京书法“特不露筋”的风格,不难看出刚直不阿的姚茫父,将书品与人品分开考量的客观态度。可以说,姚茫父对自己“筋骨”外露的行...
梁启超撰《寿姚茫父五十》诗稿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这位一代通才,贵州省博物馆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策划的“茫父不朽: 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旨在通过大量珍贵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比较全面地呈现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杰出...
知人论世,展览的第一单元就以姚华的书信、收藏,以及其他学者写给姚茫父的书信等文献材料来呈现姚华生平。《寿姚茫父五十》诗稿 梁启超 刘海粟曾说:“(贵州)近四百年来,风气渐开,名人辈出,兼擅画、书、诗者,于古人必称杨龙友,于今人则咸推姚茫父先生。”姚华诗、书、画三绝,对于诗词曲赋、戏剧理论...
姚茫父先生晚年留影,摄于莲花寺弗堂,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珍藏。我记忆中的祖父,是在我二年级时,即1951年,从外公外婆家搬回自己家时,首次清晰出现在我眼前。那时的家,位于北京宣武门内原石驸马大街,现新文化街东口路北,而我要上的小学,也由此变更为石驸马大街小学,即现今的北京实验二小。当年校长是一位戴...
姚茫父与陈师曾同为民国刻铜艺术的倡导者,合称“姚陈”。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有《弗堂类稿》31卷行世。姚茫父与张樾臣是同时代人和好友,两人常合作刻铜墨盒,姚茫父作画,张樾臣镌刻。姚茫父的自刻作品署名姚华,作品以篆印章文为主,刀法清晰,气韵婉丽。
姚茫父,假墨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5-15 21:14 收起回复 矿花馆主 初级粉丝 1 晚吟多是看山回 茫父晚清民国时期的刻铜名家姚茫父的铜墨盒。 11楼2023-05-15 21:28 收起回复 拼命活着 铁杆吧友 9 感觉不太理想 刻有点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5-15 23:24 收起回复 小迷福1: 好...
一代通才姚茫父 姚华(1876-1930年),字重光,号茫父,贵阳花溪人,甲辰科进士,精诗文。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京华美专校长,精通古文字学、戏曲理论、曲学、诗词、书画、工艺美术,被誉为“京华一代通人”。姚华先生长住北平,1930年逝世,享年54岁。 20世纪20年代有人以“当代通人,艺林耆硕”赞颂姚华。鲁迅论北京...
姚茫父,姓名姚华,字重光,号茫父、茫茫父。因所作书法、绘画等用印皆落款茫父,故世称姚茫父。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生于黔地贵筑县(今贵阳市花溪区)。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每逢岁试必取第一名。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年底,大学者、思想家严修(后来创办南开大学的“南开校父”)出任贵州学政,精选...
姚茫父,原名姚重光,别称莲花龛主,出生于1876年,逝于1930年,与同时代的张樾臣关系亲密,他们是好友。姚茫父是贵州贵筑人,曾是光绪时期的进士,并在日本留学深造。民国时期,他担任过北平女师和美专的校长,其才情横溢,一生创作丰富,代表作有《弗堂类稿》31卷,广为流传。年轻时,姚茫父常出入...
姚茫父七言诗姚茫父七言诗 姚茫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七言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以下是五首姚茫父的七言诗及其意思赏析: 1.《花朝》 花朝犹作看花人,花落春归又一年。 但愿花开常不落,好教岁岁有春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希望花儿能够一直开放,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