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常常指示姚文元,从思想文化角度编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来污蔑一些老革命,从而达到排除异己的效果。王洪文则是在上海起家的,他与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就有一定的联系。当王洪文进入中央后,他们互相利用,王洪文以自己的所谓“群众基础”为后盾,而姚文元则用自己的文章,为这个集团进行思想上的包装。姚文元利用自己分...
2005年姚文元病逝,终年74岁,他是阴谋集团四位主犯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他临终前为自己安排好了身后事,为了不连累子女,他学了一次武则天:武则天死后立下了无字碑,而姚文元不但无字,甚至连墓碑都没有。原来,在姚文元出狱时妻子金英刚刚去世一个多月,之后他为妻子买了一块墓地,墓碑上刻着“慈母金英之墓”...
中央见他的请求如此诚恳,便答应了让姚文元写动笔。其实在狱中的时候,姚文元便动笔写过有关自己经历的回忆录,如今见中央点头,姚文元兴奋至极,他立刻着笔继续撰写他的反思回忆录。据知情人透露,姚文元的回忆录主要内容侧重于1956到1976年被捕的阶段,这二十年新中国从建设到发展,无一不被姚文元记录在册。并且姚...
他出狱后便隐居在湖州,不甘寂寞的姚文元曾向党组织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重新入党,第二个是出版一本回忆录。他重新入党的要求被直接回绝了,写回忆录的这个要求则在2001年得到了准许,不过,姚文元写的内容得送审,不可以在海外出版,姚文元都同意了。姚文元写的回忆录时间是1956-1976年,也就是他风生水起的...
1996年10月,姚文元熬完了他那漫长的20年牢狱生活,终于走出了牢房。那时候的北京,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当他深深吸了一口清新又自由的空气时,心里激动得差点儿掉下眼泪。他入狱那会儿还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出狱时已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者。姚文元摇摇晃晃地从秦城监狱大门走出,慢慢坐上了小汽车,望着眼前焕然一新...
1996年年初,姚文元刑满出狱,出狱的那一刹那,狱警一声令下,姚文元褪去了囚衣的束缚。他换上家人送来的中山装,重新踏入了自由的世界。姚文元心中久久回响着狱警那句斩钉截铁的话语:“深思反省,未来的路,别再误入歧途。”那严肃而深刻的告诫,如同警钟长鸣。现世的风潮汹涌变革,然而某些角落依旧沉浸在过去的岁月中...
当姚文元出狱时,他的妻子金英刚刚去世一个多月。为了纪念妻子,他为她购置了一块墓地,墓碑上刻着“慈母金英之墓”,署名则是三个女儿的名字,却没有加上“姚”姓,这显示了他当时就已为自己的后事做了打算。姚文元去世后与妻子合葬在一起,外人自然无法察觉这座普通的墓穴中埋藏着一位曾经的知名人物。墓碑的...
不过,姚文元却想发表一番感触,他对这狱警说:“这么多年,真是麻烦你们了”。狱警听后严肃地对他说:“不要客气,回去好好想一想,以后不要做错事了”。姚文元听后连连说:“说得对,说得对”。此后姚文元在狱警的陪同下办理了相关手续,正式走出监狱。出狱后的姚文元办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安葬亡妻,有的资料...
1996年初,刑满出狱的姚文元四处打量着生活了20年的牢房,长叹一声后,他才脱下囚衣,换上了家人早早便送来的中山装,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场景。 当天,一家人径直去往北京火车站,随后乘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人群中的他把帽子压得低低的,生怕旁边人认出自己。
姚文元出狱后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对顺利的,尽管他所写的回忆录未能通过审核,但他的第一个请求得到了满足。然而在2002年,他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够以回顾和叙述的形式记录自己亲历和目睹的历史事件。经过上级领导的审慎考虑,他们批准了这个请求,并特意为姚文元配备了一名资料审核员,以帮助他完成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