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方向 病理科 专业擅长 乳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诊断。 个人简介 姚小红,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杰出青年病理医师奖获得者,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脑神经疾病病理学组副组长。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20余年。 已开通服务好...
姚小红教授介绍,下一代诊断病理学以病理形态和临床信息为诊断基础,以分子检测与生物信息分析、智慧制样与流程质控、智能诊断与远程会诊、病灶活体可视化与“无创”病理诊断等创新前沿交叉技术为主要特征,以多组学和跨尺度整合诊断为病理报告内容,实现对疾病的“最后诊断”,并预测疾病演进和结局、建议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反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分泌型自噬蛋白HMGB1在提高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治疗敏感性以及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中发挥了重要生物学作用,这对重塑肿瘤微环境以及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也为后续开发研究更为有效的治疗...
姚小红 姚小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博士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访问学者 长期长期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在神经病理亚专科领域形成临床特色与专长。 科研方向为肿瘤血管生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创建的胶质瘤干细胞分离技术被NIH推荐和国内外广泛...
105128 SProfessionalDegreeNameList 临床病理学(硕士) SResearchDirection 肿瘤血管生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SMobilePhone SEmail yxh15@hotmail.com SPersonalIntroduce 现为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肿瘤血管生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研究成...
精准医疗时代病理学研究生分子病理教学的探索 2020 - 罗韬,姚小红,葛佳,... - 《安徽医药》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A pathological report of three COVID19 cases by minimally invasive autopsies 2020 - Yao Xiaohong,Li Tingyuan,He Zhicheng,... - 《Zhonghua bing li xu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分子突变的检测不再仅仅是辅助诊断,而是决定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检测1p/19q共缺失突变检测最常用的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FISH技术是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切片中的基因组DNA杂交,检测该特异序列的存在与丰度情况。FISH检测因操作流程较长,受实验人员操作手法...
诺帝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U87甲酰化肽受体功能的影响 摘要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研究所,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研究所,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研究所,重庆,400038;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分泌型自噬蛋白hmgb1在提高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治疗敏感性以及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中发挥了重要生物学作用,这对重塑肿瘤微环境以及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也为后续开发研究更为有效的治疗佐...
病理医师'模块化'临床科研培训的实践主要由时雨、罗韬、吕杨帆编写,在2019年被《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收录,原文总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