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 生平 姚合晚年编了本唐人诗集,取名为《极玄集》,选的是王维、祖咏、李端、耿湋、卢纶、司空曙、钱起、郎士元、畅当、韩翃、皇甫曾、李嘉祐、皇甫冉、朱放、严维、刘长卿、灵一、法振、皎然、清江、戴叔纶,共计21人,近百首诗,且在自序中说:“此皆诗家射雕手也/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庶免后来之非...
老马姚合〔唐代〕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姚合〔唐代〕献寿人皆庆,南山复北堂。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春日游慈恩寺姚合〔唐代〕年长归何处,青山未有家。赏春无酒饮,多看寺中花。闲居姚合〔唐代〕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交游甚广,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然较贾略平浅,世称姚贾。擅长五律,以幽折清峭见长,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时有佳句,风格题材较单调,刻画景物较琐细。 明代胡震亨评论他的诗说:"洗濯既净,挺拔欲高。得趣于浪仙之僻,而运以爽亮;取材于籍、建之浅,而媚以琼芬。"姚合的诗对后世有...
《独居》大约创作于姚合晚年,此时他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喧嚣,渴望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诗中提到的“深闭柴门长不出”,不仅是对他晚年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姚合一生虽有官职,但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不愿过分卷入世俗纷争,这种态度在他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深闭柴门长...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人真切地体会到闲适悠然之可贵,所以他在闲暇时光写诗赋文,主要就是为了自遣,根本不想以此获得浮名虚利。姚合的这首五律文笔清新,宛如白话。诗人赞美悠然忘我的田园生活,渴望无拘无束的闲适日子,更不愿被名利束缚手脚。全文佳句频出,耐人思索,即使不能说语惊四座,也可谓笔露才华,值得后世称赞!
姚合擅长五律,以幽折清峭见长,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时有佳句。但风格题材较单调,刻画景物较琐细。晚唐时的张为在《诗人主客图》里也第一次将“姚/贾”并称,把他与贾岛捏在一起,归入“清奇雅正”的诗格中。宋人刘克庄也说姚合的诗,得了杜甫的“清雅”;赵紫芝还将姚/贾两人的诗,合编了一册《...
富有感染力。总结:姚合的诗风清稳闲适,以幽折清峭见长,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时有佳句。他的诗结构疏散平直,口常化意象选择,反复直白的抒情方式和语言的浅白俗近,被称为“平浅”。姚合与贾岛友善,诗风相近,然较贾岛略为平浅,世称“姚贾”。他们都是苦吟诗派的代表,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他的性格谦逊、宽厚,待人真诚。在文坛上,他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诗人交往密切,尤其是与韩愈,他深受韩愈的影响。据记载,姚合现存诗作约500首,诗学思想主张“诗言志”,强调诗歌的现实意义,诗作涵盖了山水、田园、边塞、咏史等多种题材,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山水田园诗以描绘自然风光、歌颂田园生活为主旨,...
胡震亨《唐音癸签》论姚合云:“姚合诗洗濯既净,挺拔欲高。得趣于浪仙之僻,而运以爽亮;取材于籍、建之浅,而媚以蒨芬。殆兼同时数子,巧撮其长者。但体似尖小,昧亦微醨,故品局中驷耳。”这是说姚合受贾岛、张籍、王建等同时人的影响,而巧妙地吸收了他们的长处。所得的成就是“洗濯既净,挺拔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