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见证了书体演变的过渡与转型,此时期劳动人民的审美心理丰富多样,得以在书法艺术中展现。以“姚伯多造像记”为例,其书体正处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阶段,展现出独特的拙趣与生机。康有为曾评价魏碑:“魏碑无不佳者”,即便民间造像,亦骨血峻宕,拙厚中见异态。“姚伯多造像记”虽归类于楷书,但...
刘景芳临《姚伯多造像记》 《姚伯多造像记》也称《姚文迁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成石文像》。刻造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正书,高1.3米,厚0.3米,宽0.72米,顶座均失,榫迹尚存,四面雕刻,左上角残损。1931年出土于耀州城东漆水河。1936年迁置耀县碑林,现藏陕西耀县博物馆,与药王山其它石刻一起被列为...
姚伯多造像,是至今所知最早的道教造像碑,现藏陕西耀县博物馆,和药王山其它石刻一起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为道教造像碑,用笔有方有圆,有藏有露。书体楷中兼隶意,形体结构也与一般楷书、隶书有别,字形大小、斜正变化十分活泼。于右任曾将此碑与《广武...
《姚伯多造像记》又称《姚伯多兄弟造文石像》,刻于北魏太和20年(公元496年),正书,高1.3米,厚0.3米,宽0.72米。1931年出土于耀州城东的漆水河。1936年迁置于陕西耀县碑林,现藏于陕西耀县博物馆,与药王山其它石刻一起,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伯多造像记》在北魏刻石中属于朴拙、天趣一类,全文楷隶相间,结构奇特,大小错落,神态变化仿佛在瞬息之间,加之刻工随意运刀,轻重方圆不一,增笔或缺漏,与“龙门四品”中熟练的刀法截然不同,使得全碑浑然天成,充满了刻写结合的趣味,展现了当时不算高明的书写者和刻工的自然天性。这种风格的形成,实际...
林思均、胡君永|从《姚伯多造像记》浅议书法审美与宗教之关系 一、前言 越是社会动荡时期,人们越是需要宗教带来的心理慰藉。由于汉化的佛教思想符合当时统治阶级与民众的心理诉求,加之国家的推崇,魏晋南北朝的造像题记多为佛教题材,表达方式主要有图形表现、文字表现两种。其实,北魏时期不仅佛教发展迅猛,道教思想...
临《姚伯多造像记》 王冬龄 1945年12月出生于江苏如东, 自幼喜欢书画, 1961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师从教授沈子善,尉天池,入书法课代表。 其小篆作品参加第二届江苏省书法篆刻展览,为入展年龄最小。 后在泰兴文化馆、扬州地区文化局创作组工作。
“像”主要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因此所谓的“造像记”,就是指制造这些像的题记,即各种宗教石窟、神龛等像的制作留下记录的文字。 姚伯多(生卒年不详),北魏书法家。姚伯多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九月与梁冬姬等人书写并雕刻了《姚伯多造像记》石刻。正面现存624字。《姚伯多造像记》亦称《姚文迁造...
《姚伯多造像记》的结构也“不理性”,表现在字复的外部轮廓比较方正,但字内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斜正、大小、动静变化十分自由,庄重之中蕴藏着调皮可爱。在字的外部轮廓比较方正,但字内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斜正、大小、动静变化十分自由,庄重之中蕴藏着调皮可爱。《姚伯多造像记》结体的“不理性”,表现在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