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将姚从吾与国民党相联系是不准确的。
姚从吾(1894-1970),原名士鳌,字占卿,别号从吾,河南省襄城县人。1894年10月7日生,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史学门,1920年毕业,获文学士,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1922年毕业,旋由北大选送德国柏林大学研究深造,从傅朗克教授、海尼士教授专治蒙古史,1929年,应德国莱茵省波恩大学之聘,任汉文讲师,1931年任柏林...
姚从吾与国民党的关系复杂,虽有国民党职务,但李敖认为他内心已有所觉悟,逐渐疏离党性。姚从吾初到台湾,生活清贫,直到1949年2月在胡适的介绍下,得到台湾大学的聘请,生活才有所改变。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聘请姚从吾,多半是看在胡适的面子。此时,台湾大学历史系有两位昔日的西南联大的教授,姚从吾(北大)和刘崇罐(清华...
1920年夏,姚从吾从北大史学系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当时他在教育部的实习期已满,留在教育部工作。赴德留学,不重学历重知识 1923年2月,29岁的姚从吾进入德国著名学府柏林大学学习,师从历史学家朗克和海尼士,专门研究蒙古史及历史方法论。姚从吾在德国待了10个年头,并深深地被德国的研究环境吸引。1963年,...
他叫姚从吾,是中国现代辽宋金元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李敖在台大时候的历史老师。 说起姚从吾为何在学生间得了“土鳖”的名号,还得从他的名字讲起。他本名叫作姚士鳌,士鳌两个字放在一起,一不留神就会被看成“土鳖”。再加上他虽然是留洋归来,无论相貌做派还总是一副土土的样子,于是学生们总把姚士鳌称为姚...
姚从吾简介_姚从吾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他提出着眼于民族融合的国史扩大绵延观认为在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历史才得以广大绵延形成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 姚从吾 姚从吾 (1894~1970)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士鳌,字占卿,号从吾,中年以后以号行。河南襄城县人。生于1894年10月7日(光绪二十年九月...
1922年夏季,姚从吾作为北京大学的优秀学生,被选派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他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历史方法论、匈奴史、蒙古史以及中西交通史的研究上。在那里,他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底蕴。1929年,姚从吾晋升为波恩大学东方研究所的讲师,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学术地位。1931年,他在柏林大学汉学研究所继续担任讲师...
姚从吾对河南大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担任校长、教育贡献、政治立场与南迁决策以及南迁后的影响四个方面。他不仅推动了学校的重建与发展,还因南迁决策导致学校分裂,对河南大学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担任校长 姚从吾在1946年抗战胜利后,河南大学回到开封时接任校长一职。他肩负起重建...
姚从吾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河南大学复员办学期间接任了校长一职。面对战后满目疮痍的河大校园,他肩负起了重建与发展的重任。尽管田培林校长为复校奠定了基础,但姚校长仍需规划并充实各个方面,以期恢复并提升学校的面貌。他继承了前几任校长的坚韧精神,全力以赴,推动学校规模的扩大,使河南大学呈现...
在河南大学回到开封的那一年,也迎来了一位新任校长,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教授姚从吾。正是这位校长,导致了河南大学的分裂和衰弱。姚从吾毕业于北大,是胡适的学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姚校长在教育方面为河大贡献颇多,但在政治方面和胡适一样,属于铁国民党一派。1948年,解放军不断胜利,从战略防守转入战略进攻,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