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始祖 姬原叔 姬原叔,姬姓,为周文王第十六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弟弟原叔于原国(今河南济源市),姬原叔后人便以国为氏,别为原氏。因原国居天下之中,故有中原之称,原国亦被称为中国,后来中国一词涵盖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华夏民族活动区域的总称。姬原叔十四世孙荀息,助曲沃晋武公灭翼,任武公大夫。晋武公...
以2008年出版的《招远市志》(撤县建市之前编撰有《招远县志》)为例,该志就对当地姓氏的规模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根据记载,2002年时统计,招远全市姓氏共346个,500人以上姓氏90个;100人以上500人以下姓氏39个;10人以上不足百人姓氏86个;不足10人姓氏131个。在一个县(县级市)的范围内,规模超过500人的...
姓氏大全> 原 读音:yuán 【源】 ①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号原伯,春秋时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6,9,12,17,60)。②春秋时晋灭原,以封先轸,因号原轸,其后以邑为氏(6,12,17,60)。③后唐明宗时有蕃人锡里扎拉,赐姓原名知感,见《旧五代史》(242)。【望】 东平(17,418)。【...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六子姬原叔(原公丰)之后,以国(邑)名为氏。 (一)《郑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封于河内,今泽州沁水是其地也。周有原庄公,世为周卿士,谷以邑为氏。往往其族散在他国而以本国为氏者。”《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此以邑(国)为氏,系出姬姓。”山东省汶上...
原姓,作为中华百家姓中的一员,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夏商周时期。原姓源于地名原与国名原国(位于今河南省济源)。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第十六子受封在原邑,建立了原国。然而,到了春秋时期,原国被晋国所吞并。晋国大将军先轸被封到了原国,被称为原轸,其后代便以国家名称“原”作为姓氏,世代传承。...
在百家姓中有“原”姓,其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夏代,“少康迁原(国)”。周武王灭商朝,西周立。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 (爵)。史称原伯贯, 受封于原国。 原,伯是他的氏。 官职初始是卿大夫。西周初期,平民百姓是没有"氏"的。春秋时原国被晋国灭。其后人以姬为姓,以原为氏。诸侯国...
原氏始祖为姬原叔,是周文王十六子,受封于原国(今山西沁水)。原伯后裔以原为姓。 当代原姓的人口大约有27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2%。在全国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山东三省,山西为原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陕西、辽宁、福建、青海、甘肃、河北等地。
原昱尔,原一辰,原雨豪,原晓凯,原逸宏,原朔恒,原皓白,原煜沛,原宇丞,原之甫,原翰之,原沣凡,原昱墨,原嘉白,原奕彬,原璟楠,原晓宸,原梓白,原安宏,原浥尔,原则宸,原语恺,原寒衡,原昱豪,原亦逸,原浩宏,原园书,原闻白,原之彬,原语熙,原夕宸,原寒宏,原楚凡,原翰林,原韫轩,原煜霖,原朔然...
据《姓氏急就篇》载,西周初,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受封于原(古称轵邑,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世为...
原姓起源于姬姓,人们以国名作为姓氏。在夏代,有“少康迁原(国)”的事件。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了西周。周文王的第十六子被封为原伯,这是一种爵位。这个人被称为原伯?,他在原国受到封赏。原伯的官职起初是卿大夫。在西周初期,普通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在春秋时期,原国被晋国所灭。原国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