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觉性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璎珞本业经所说六种性之一。佛果之性分也。更多:https://www.bmcx.com/
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阿难向佛说:世尊!您说妙觉见性,不是因,亦不是缘。但为何世尊往日,常和比丘宣说:见性具有四种因缘,就是因空、因明、因心和因眼,这个义理怎样解释呢?没有空、没有明,根本就看不见。没有心、没有...
本来这妙觉性是个圆明的。本来的觉性,就是本来的自性,也就是本来的佛性,它什么名字也没有,你说出来一个名字,已经有了执着了。这个妙性──微妙的性,什么名相都没有的,也没有名、也没有相。《金刚经》上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有的一切有相的东西,都是虚妄的。你若...
阿难对于妙觉性与见性四因缘的疑问,佛陀通过对话深入解析了见性与因缘的关系。即使在无光状态下,我们也能见到暗象。因此,见性并非完全依赖于光明。这段智慧对话揭示了见性超越因与缘的深刻真理,同时也展示了佛陀应对辩论的耐心和巧妙。 猜你喜欢 2029 太白清明经章三十一品 ...
第二卷(三十一)必妙觉性,非因非缘 2024-12-10 18:46:1705:54139 所属专辑:白话解读《楞严经》精讲 声音简介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
「妙觉明性」,是我们自性智慧德能妙用现前,可以理解为三身功德。一个「妙」贯穿三个字,妙觉、妙明、妙性。「觉」,就是空如来藏,方便说为法身;「明」,就是不空如来藏,方便说为化身;「性」,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方便说为报身,是智慧功德妙用。所以这个「妙觉明性」是不是「阿弥陀佛」?
阿难再次向佛请教:“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但世尊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即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这又如何理解呢?”佛解释道:“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并非第一义。那么,诸世间人所说的我能见又是什么呢?他们是因为日月灯光而见到种种相的。若没有这三种光明,则不能见。”阿难再思:“若...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
译文:“阿难,你还未明白世间一切虚浮不实的尘境,所有虚假幻化之境相,都是当缘聚处出生,随缘散处灭尽,不过是幻化虚妄之相而作种种的假名分别,其真实性乃是妙觉圆明之体。如此乃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妄境相之假名为生,因缘离散而有虚妄境相之假名为灭。世间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