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所作智为想方便利乐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一切有情,周遍在十方一切世界,示现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变化身、土等三业,成就本愿力所应作的八相成道等事。这种智慧帮助修行者将智慧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修行目标。 总结: 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
百度试题 题目四智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 反馈 收藏
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今转处不留情,繁与永处那伽定。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
就即此有智,就算是有智,还成无智,因为没有根本,不是从本性出来的。 [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 大圆镜智性清净,性清净什么意思呢? 湛然空寂,圆明不动,这八个字是形容性清净。 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就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清净的法身、清净的自性。
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 因位之第七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疑,四烦恼相应,而任运执我他彼此之差别,为此...
所以,清净智是报身如来,它有这智慧,证得了它的本体。 当证得本体的那一刹那,真如与清净智合为一体,没有彼此的分别了。 这一条讲了法身如来跟清净智如来。 这个清净智,我们听老法师讲经,他经常引用唯识的概念叫「四智心品」,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在《起信论》里边,它没有落入...
成所作智同圆镜│即具有智慧的明镜,朗照一切。(二)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意识不可盲动。不盲动的方法:一切修为与活动无我、无法,全在菩萨道中,生生世世为人的无功用行中。所以六祖说:妙观察智见非功。(三)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七识即情执,紧紧的抓住自己的种子识(...
佛地經有五個主題,清淨法身以及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同時,佛地經論說依四義而轉起這些經文。阿難聽聞了佛陀講經之後呢,依四義轉起佛所說法的內..
平等性智指的是,你去除了对“我”的执著,消解了“我”与“外部世界”的分别与隔阂,于是实现了一种内心的平等与圆融;妙观察智指的是,你的心时时保持警觉,没有一丝一毫的散漫与昏沉,对眼前的一切,都具有清醒而敏锐的觉知;成所作智指的是,虽然你没有任何机心与算计,心如朗然晴空,但是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