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妙应寺内,有一座宏伟的七佛宝殿,这座殿宇是明代建筑,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宇之一。它的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采用了庑殿顶的设计。七佛宝殿因殿内原有的七尊铜鎏金佛像而得名,如今殿内供奉的是从护国寺移来的元代整樘楠木三世佛——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金身佛像端坐在莲花之上,周围有侍卫...
2024.11.20走进妙应寺白塔瞻仰七佛宝殿。七佛宝殿历史可追溯到元代,当时大圣寿万安寺建成,后历经元末雷火焚毁,明代天顺元年寺院重建,形成了如今的妙应寺及七佛宝殿。殿内原供奉七尊佛像,现供奉从护国寺移来的元代整堂楠木三十佛中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金身佛像,以及两侧的十八诸天像,均为明代...
大修前的白塔寺(妙应寺)七佛宝殿明早中期的七佛宝殿与前面的大觉宝殿之间有甬路连接。那时的外檐彩画是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仿的晚清风格。现在大修后是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仿的清中期风格。重昂五踩斗栱,柱头科昂嘴高弧形,昂身侧面有扒腮。角科用搭角闹昂,斜头昂下的抹角木应该是后世添加,缓解角科沉降...
北京白塔寺!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明天顺元年(1457年)重建,寺内白塔为中国现存较早较大的元代藏式佛塔。妙应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正院和塔院两部分 - 长剑于20240226发布在抖音,已
妙应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正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觉宝殿、七佛宝殿和塔院。塔院高出地面2米,并围以红墙,院内四隅各建角亭一座,白塔位于院子的中央偏北。院墙南门上额题“敕建释 - 安鑫鼎盛(寇朋)
2024.11.20走进妙应寺白塔瞻仰七佛宝殿。七佛宝殿历史可追溯到元代,当时大圣寿万安寺建成,后历经元末雷火焚毁,明代天顺元年寺院重建,形成了如今的妙应寺及七佛宝殿。殿内原供奉七尊佛像,现供奉从护国寺移来的元代整堂楠木三十佛中的释迦牟尼佛
妙应寺(Miaoying Temple),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明天顺元年(1457年)重建,寺内白塔为中国现存较早较大的元代藏式佛塔[3]。妙应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正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觉宝殿、...
白塔寺重建于明初(1451年),重建后改称妙应寺,现共保留有山门、钟鼓楼,重建于1998年,天王殿、意珠心境殿、七佛宝殿及塔院内的具六神通殿和佛舍利塔。现馆内白塔,是当时元大都城中最高的建筑,今天已成为北京地区惟一完整的元大都城文化遗存。 32 抢首评 收藏 分享 举报发布时间:2023-12-28 17:46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