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妖书案(1598年) 1590年时任山西按察使(省公安厅厅长)的吕坤写了一本《闺范图说》(《闺范图说》讲的是历史上贤妇烈女的事迹)的书,当时一位叫做陈矩的宦官出宫看到此书买了下来并带回宫中,恰巧这本书到了郑贵妃手上,她便借此机会让人修改了此书,咋修改的呢,据史料记载她命人往这本书中加了12人,这...
这吕坤呢,在做官之前,就是明朝大儒,很有文化,喜欢编个书写个书什么的,他到了山西之后,利用业余时...
梃击案、红丸案和妖书案并称明末三大奇案。 相比于梃击案和红丸案的来说,妖书案要更显得诡异莫名。 红丸案和梃击案,都有明确的目的,而妖书案的目的,则并不如何显眼。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妖书第一次出现,…
妖书案是中国明朝1598年发生的一起政治事件。这起事件起源于一本名为《忧危竑议》的书,该书在民间广泛流传,内容包含了对朝廷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批评。书中指出了许多朝廷官员的问题,并对一些朝廷政策提出了质疑。 《忧危竑议》的流传引起了明神宗朱翊钧(即万历皇帝)的注意。他怀疑这是一起针对朝廷...
今天要说的是明末四大案之一的妖书案。为了方便不熟悉明史的读者,这里简单交代下历史背景。万历皇帝的皇后王喜姐只生有女儿没有儿子。所以万历一直没有嫡子,所以最希望当太子的是皇长子朱常洛,但他不招他老爹喜欢。万历皇帝有一个宠妃郑贵妃,郑贵妃生了个儿子叫朱常洵。由于一些原因,万历迟迟没有册立为太子,外界...
这和之前第一次妖书案,可谓是同样的手法,同样的套路,但是有一处至关重要的地方有了不同,那就是第二次妖书案,没有嫌疑犯。如果是第一次妖书案,吕坤是导火索,那么戴士衡可以算是马前卒,事由、人物都有,处理起来那就有方向,有目标了。可是第二次妖书案,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事由?没有!人物?也没有!当前的...
在明朝时期,一位名叫皦生光的生员,本来只是有文化的“江湖骗子”,却最终因为得罪太多人,被集体指控为《妖书案》的主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明万历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
皇帝痊愈后下令,京城内外的书局禁止营业,直到查出作者为止,这便是第一次“妖书案”。 次年,抓获作者,是一名致仕的惠帝朝官黄焕德,在山南东道当一名教书先生。皇帝亲自审问,在一番不愉快的过程之后,皇帝龙颜大怒,气得走出刑部,一边破口大骂“直娘贼”。之后,皇帝命令诛其九族,凌迟处死,行刑日期选在天圣节,在建极...
册立为太子后,又经历了妖书案、梃击案等重大事件。万历四十八年七月(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即皇帝位,年号泰昌。在位仅仅一个月,便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一,因病崩逝,史称“红丸案”。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上谥号为贞皇帝,定庙 发布于 2024-05-21 07:47・IP 属地广东 ...
所以明朝各种案很多,有些很成功,比如熊廷弼案,阉党就把东林党一网打尽了。有些不成功,比如妖书案,因为那个奸商缴光生居然很硬气,沈一贯就没达到陷害沈鲤的目的。袁崇焕这个案子,其实是钦定逆案的一次余波。就效果而言,也不是太成功,没有完全达到阉党的目的。袁崇焕本人的罪名倒是定成铁案了,想打击的东林党韩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