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蜂窝织炎与细菌性阴道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因此,在子宫切除术中,需要特别警惕病原微生物可能因手术操作而波及盆腔甚至腹部切口的风险。对于经宫颈的手术,由于其感染风险较低,通常归类为“清洁-污染”手术,因此一般无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盆腔炎病史、子宫输卵...
2. Ⅱ类切口(清洁 - 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 3. Ⅲ类切口(污染手术):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
04妇科手术预防用 药原则 手术切口/切口 感染分类 手术切口分类 I类切口(清洁手术):2.工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 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 ...
1.切口缝合与引流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指出,完成常规手术操作后,在保持切口部位组织血液供应的基础上,应严格止血,彻底清除失活组织,去除创面的血凝块。缝合时可采用减张缝合,闭合死腔避免切口分离和积液形成。 【专家共识】推荐缝合切口闭合...
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专家共识(全文)
权威发布!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专家共识现已上线。由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制定发布,囊括最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可咨询药智数据客服获取完整指南内容,助力临床决策制定。
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专家共识 一、手术切口和SSIs的分类 (一)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根据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和污秽-感染切口。 1.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专家共识(2020年版)2020基础感控?2024年11月04日 11:01?天 津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一、手术切口和SSIs的分类(一)外科手术切口分类根据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 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和污秽-感染切口。1.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
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专家共识(一) 尽管抗菌药物不断升级换代,但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s)依然是手术相关病死率、住院费用增加及住院时间延长的常见原因之一,为此患者承担着身体及经济的双重损失,预防和控制SSIs在妇科手术综合管理中亟需进一步加强。
我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至今已有十年余,鉴于时代变化和专业特点,亟需借鉴国外的先行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专家共识。为此,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组织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围手术期防控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制订本共识,以期为广大的妇产科同道提供可行的参考意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