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 “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的贴切入微...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结合“试”字,分析词人询问花事时的心理。 【2】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赏析其妙处。相关...
【题目】赏析《如梦令》,回答问题。(1)词中写卷帘的侍女回答“海棠依旧”,这对表现女词人的性格有何作用?2)试赏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关键点提示】(1)结合“卷帘人”漫不经心的回答及女词人伤春探春的情趣作答。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既是对...
(6分)赏析《如梦令》,按要求答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小题1】描写了一幅春天夜晚雨点稀疏,晚风却又急又猛的画面。 【小题2】“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和拟人的手法,以“绿”代叶,以“红”代花,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形容绿叶的繁茂和红花的凋谢,暗示春光的逐渐消失,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
如梦令 【宋】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词重点在于“睡起”两字,睡起之前,写词人的所想所行;睡起之后,写词人所闻所见。 B. 这首词中的主人闻鸟鸣而起,起而独行踽踽,盖亦有...
诗词赏析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小题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题目】《如梦令[南宋]严蕊》阅读答案附赏析如梦令[南宋]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不是梨花,不是杏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