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心经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又作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佛顶放无垢光明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述佛居睹史陀天宣说六度果报之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于睡梦中...
本篇主题:进一步解读《心经》中的“大乘五蕴”和“大乘诸法”,即是一个神奇瑰丽的如来藏世界。 如果从太空的视角,我们大家眼前的这个“五蕴”世界,会无限的微观、又无限的宏观。奇伟瑰丽、又广阔无垠;充满神秘,又曼妙无穷。而大乘佛经中,将此人类一切的宇宙万法,即...
明心见性就是进门见“如来”。观自在菩萨的“观自在”,就是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就好比入门见如来。度一切苦厄。就是又返回出门,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与佛如来同一慈力。应无量众生,慈悲救拔苦难。一念...
心是这么重要,人人都有心,却人人不认识心;人人有个如来佛,可是如来佛是什么样子却不知道,人们往往都是在心外求佛。当然,现在也只有藉外面的佛做缘,来发觉心中的佛了。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一个面孔,一个人一颗心,每一个人的分别心是不同的,尽管不同,真心却是不二的。《心经》的“...
@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心经原文 如来佛祖 《心经》原文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前面讲了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的中道性,如来藏除了这个中道性,还有无量的中道性。 一、不垢不净 接下来心经中说到了“諸法空相的不垢不净”。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诸法空相指的就是如来藏,如来藏为什么是不垢不净的? 如来藏也叫作自性清净心,所谓自性清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说如来藏有自体真实存在之性,不需要...
因此,要有所觉悟,《心经》是方法是观自在。自在就是自心,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心,清空“五蕴”,最终悟见如来。因为“五蕴”皆是心动所生,由“色”而来,因此,观自在就是见心动,清“五蕴”。见其 自心,“五蕴”也就不存在了。五蕴不存在,也就是被清空了,所以才有“照见五蕴皆空”。这也是“色不异空,...
愿解如来真实义。读经: 心经全文(可以念多遍)回向: 愿以此功德回向我九祖父母,宗亲眷属,冤家债主,以及今天所有听法者,愿你们离苦得乐(回向可以回向所有众生,发愿按照心里所想发)恭送: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南无心经会上佛菩萨 (三称)可以念诵...
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佛:佛者,觉者,已经觉悟与本体融为一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孙悟空虽然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是对于已经其大无外的佛祖而言,就是十万个十万八千里也是无法逃离如来佛祖的手掌心的。就像把一个固定的数字和无穷大来比,任何一个有限的数字都无法超越无穷大,...
实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