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哉”在中学语文教材里,只作句末语气助词,分别表示感叹、反问、疑问三种语气,相当于“啊”“呀”“吗”“呢”等。1·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等 。例如:(1)非人 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不是人哪!和人家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意思是:憨厚的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来做买卖,而是来和我商谈婚事。
语气词“哉”表示疑问语气时,可译为“吗”或“呢”,一般用在反问句中。例如“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克己复礼”的境界,只能靠自己,要自己身体力行,不断的修行才有可能达到。它不是从外面来的,不是老师能给的,所以孔子最后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修行是自己的事,跟别人没有关系。关于“仁”的含义,孔子虽然就用了这三句话,其实讲的已经很透彻了,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
★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论语·为政篇》释义: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安的是什么心。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孔子的观人之法比较务实和客观,他一贯注重“观其言而察其行”,再结合他人做事的心境,从一...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论语·为政篇》释义: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安的是什么心。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孔子的观人之法比较务实和客观,他一贯注重“观其言而察其行”,再结合他人做事的心境...
01 “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会意字。在曲曲弯弯的甲骨文中,“妻”由“每”和“又”组成。“每”,女子生育;“又”,抓。所以,“妻”的本义乃抢劫女子,成亲生育,后引申为男子配偶,老婆。及至西汉,九江太守戴圣编著《礼记》,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意即,凡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循纳彩...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元芳,你怎么看? 共2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2楼 三控 游客 每送一次,你就得给我拜一次,这不是养士,这是在侮辱士了。不禁让人想起这样一个电影镜头,好像是《秋菊打官司...
“坚磨”二字本出自《论语》“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大义是,晋国赵简子的家臣佛肸准备叛乱,召孔子加入其中,孔子则以磨、涅自喻,以示自己不会与佛肸同流合污。然乾隆帝却将之理解成了胡中藻以“坚磨”为号乃是有反叛之心,并与查嗣庭、汪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