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良言难劝该死鬼”意味着,即使话语再中肯、再有益,也难以说服那些一心求死或执迷不悟的人。这里的“该死鬼”并非真的指死鬼,而是比喻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大慈悲不渡自绝人”则强调,佛菩萨虽有广大的慈悲心,但也无法拯救那些...
足下引此语,实乃深得《儒林外史》之精髓也。老夫于书中,屡见士人或为名利所困,或为礼教所缚,至于冥顽不灵、自绝于善道者,不胜枚举。此等“该死鬼”“自绝人”,虽有好良言相劝,大慈悲欲渡,然其心已迷,其行已悖,终难回头是岸。 老夫笔下之范进、周进等人,皆为功名所累,至老朽之年犹孜孜以求,不惜扭曲心...
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 出处: 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 意思: 一个人要是想死了,要是该死,外人说再好的话,也没用,也劝不了该死的人。 佛家的慈悲虽然很大,但是也渡不了那些,把自已的路都断绝的人。©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原文: 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度自绝人。 译文: 说在好的话也劝不了该死的人,佛家的大慈悲渡不了把自己路断绝了的人。 分享23 索尼电视吧 荆楚小罗1989 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客厅不要买oled 分享156 笔记本吧 太多出差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 分享113 等风过境吧 文浅...
“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这句谚语出自《儒林外史》,它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人生的哲理。总的来说,这句谚语表达了即便再中肯的劝告和再大的慈悲,也难以改变那些固执己见、自我放弃的人。以下是对这句谚语的详细解读: 一、谚语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