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奶牛开始泌乳后,糖的来源或氧化供能障碍,脂肪动员增强,脂肪酸就成了动物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若肝中合成酮体的量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二者之间失去平衡,血中浓度就会过高,引起酮病,酮体随乳、尿排出体外,饲喂高蛋白,高脂肪,低糖饲料和其他原因,是酮体在体内堆积而出现消化功能障碍和神经症状疾病。
一、奶牛酮病治疗方法 治疗奶牛酮病总的原则是迅速补糖和应用生糖物质,促进糖原异生作用,缓解酸中毒以及采用对症疗法。具体方法如下: 1、补充糖类 应用25%~50%葡萄糖液,静脉注射,每次300~500毫升,一天2次。对重症病牛,可配合肌肉注射胰岛素100~200ed,每天1~2次。应用生糖物质,可用丙酸钠,牛120~200克,混于饮...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迅猛发展,奶牛患营养代谢病的比例逐年增多,尤其是奶牛酮病,该病的诊断通常通过测定血液中的 β- 羟丁酸(BHBA)含量来判断,当β- 羟丁酸含量<1.0 mmol/L 时,奶牛正常;当β- 羟丁酸含量>1.2 mmol/L 时,奶牛处于亚临床症状;当β- 羟丁酸含量>1.5 mmol/L 时,奶牛处于临床症状 [1] 。1 酮病...
1.5 继发于其他疾病 其他疾病如肝脏疾病、创伤性网胃炎、饲料中毒等,均可引起消化机能减退, 引发继发性酮病。 2 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 奶牛通过葡萄糖形式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很少,主要是依靠体内消化降解挥发性 脂肪酸作为能量主要来源,如乙酸、丙酸与丁酸。丙酸绝大部分用于合成乳糖, 是一种生糖先质。而作为生酮先质...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患酮病的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下降,且易继发各种疾病,增加了治疗成本,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奶牛业的健康... 程林,马云,马燕芬,... - 《动物营养学报》 被引量: 0发表: 2024年 奶牛酮病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结合国内外目前研究状况较为详细的综速了...
奶牛酮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奶牛分娩后大量泌乳或能量摄入不足.奶牛酮病多发于分娩后6周以内的奶牛,可导致奶牛健康状况下降,进而造成奶牛泌乳量和繁殖性能降低,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养殖人员熟练掌握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及疾病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奶牛酮病发病率,日常养殖过程中,可通过科学搭配日...
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概述
奶牛酮病发病机理是由于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大量酮体 在体内蓄积引起的,在临床上表现消化机能障碍,神经系统机能紊乱。 下面谈谈奶牛酮病的病因及发生规律。 一、奶牛酮病治疗方法 治疗奶牛酮病总的原则是迅速补糖和应用生糖物质,促进糖原异 生作用,缓解酸中毒以及采用对症疗法。具体方法如下: ...
奶牛酮病发病机理是由于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引起的,在临床上表现消化机能障碍,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下面谈谈奶牛酮病的病因及发生规律。一、奶牛酮病治疗方法治疗奶牛酮病总的原则是迅速补糖和应用生糖物质,促进糖原异生作用,缓解酸中毒以及采用对症疗法。具体方法如下:1、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