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运动(feminism movement)又译妇女解放运动或女性运动,即反对歧视女性,使女性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实现两性权利完全平等的女权革命家的一项社会目标或社会运动。资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是女权主义不同阶段的特定用语,两者主要在阶级立场有所区别,其目的都是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使她们具有...
譬如,女权主义者都认为,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是在反女权主义运动“刺激”下所产生的,是对反女权主义运动的反击,是坚持和捍卫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成果的保卫战,也是超越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的新战斗。 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带有鲜明的后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色彩,旨在对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的主流理论作一定程度的解...
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是非常曲折,这一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里,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一、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 晚清至民国时期:作为中国女权主义的初创阶段,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女权主义主张改革陈旧的礼教体制,提倡女性接受现代教育,争取妇女的政治参与权和经济独立权。在这一时期,许多知名女权主义者...
以下是女权主义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 第一波女权主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阶段的重点是推动女性参与选举权运动。在这个阶段,女性们积极争取获得普选权,以及在教育和婚姻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代表性事件包括1880年和1903年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女性普选权的国家。 第二波女权主义(1960年代至1980年代):...
一、 历程:百年女权路 中国女权运动源远流长,自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开始,女权主张开始引起社会关注。此后,中国女权运动在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共两党领导下的发展之后,不断得到推进和深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妇女权益保障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为女性的平等...
父权制一词现在多见于女权主义理论研究中,但这个词最初仅仅用于形容家庭之间的权力关系。在现代女权主义运动中,古代父权制成了被批判的重点,不管其是否仍存活于当今世界。 而父权制与封建家长制是两个非常接近的两个概念,只是前者比后者要更强调性别属性,而后者更多用于强调封建等级制度。父权制与家长制之间有着重叠度...
学界普遍认为,自美国女性政治觉醒掀起女权主义运动之日起,美国历史上共出现了三次女权主义浪潮,其时段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女权主义浪潮大体一致。具体而言,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40年代末,终于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浪潮起于20世纪6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末;第三次浪潮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至今。发展 投票权...
1、 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 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兴起于19世纪的妇人参政权运动,现在多称为自由主义女性/女权主义(Liberalfeminism)。她们以卢梭的自由主义思想为基础,倡导天赋人权男女平等,争取女性的个人政治权利,例如选举权、教育权、劳动权等等。代表人物和著作是英国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的《...
第一代女权主义(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1790年法国女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