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P92#日积月累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期颐”一百岁。#小学语文 #家长必读 #国学文化 - 于霞读课文于20240125发布在抖音,
答案 答案见上相关推荐 17. 日积月累。根据年龄填一填相应的称谓。女子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 女子十五岁--(及笄)男子二十岁左右--( 弱冠) 人三十岁一一( 而立)人四十岁--(不惑) 人六十岁-( 花甲) 反馈 收藏
【答案】十三四 及笄 弱冠 花甲【考查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思路分析与延伸】豆蔻:女子13、14岁。及笄:指女子15岁。舞象:男十五岁至二十岁。待年: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弱冠:男子20岁左右。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花甲(耳顺):60岁。古稀:70岁。皓首:老年,又称“白首”。耄耋:80至90岁...
本题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龄的别称。如“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反馈 收藏 ...
豆蔻年华 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弱冠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而立 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及笄 指人三十岁【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能力。豆蔻年华: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该词语出自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
“豆蔻年华”指女子()岁。“豆蔻年华”指女子()岁。 A.十三四 B.十五 C.十八 答案 答案:A 结果三 题目 【题目】“豆蔻年华”指女子()岁。 A.十三四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答案 【解析】答案:A相关推荐 1“豆蔻年华”指女子(A)岁。 A.十三四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2“豆蔻年华”指女子()岁。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期颐:指人一
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2.及笄:意思是女子年满十五岁。 3.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4.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5.不惑: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又作四十岁的代称。 6.花甲:称六十岁的老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