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954年,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循环模式”。 内容:①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循环,相互作用。②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个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
(1)与单向传播划清了界限; (2)强调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即传者与受者之间,只有在共同的经验范围内才能真正进行传播,因为只有这样信号才能被传受双方所共享; (3)传受双方在编码、解释、译码和传递、接收讯息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4)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 (5)较好...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施拉姆和奥斯古德的“传播的循环模式”是什么?(图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施拉姆和奥斯古德的“传播的循环模式”是什么?(图示4分) 反馈 收藏
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的贡献是A.提出了直线单向传播模式B.强调传授双方的互相转化C.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传播模式统一天下的局面D.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搜索 题目 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的贡献是 A.提出了直线单向传播模式B.强调传授双方的互相转化C.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传播模式统一天下的局面D.突出了...
1.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循环模式 概念概述 基于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局限,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文中,受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 该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的循环中: (1)传播者和受传者没有主客之分。
★重要程度:低 ★可考题型:名词;简答题 ★必背要点: 这个传播过程模式是由奥斯古德首创,经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1954)一文中提出,称为“循环模式”。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如
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于1954年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该模式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它明显区别于直线模式,这个模式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关于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叙述正确的是A.它强调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共同经验B.他认为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地位是对等的C.他认为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信息的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54年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被称为循环模式。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第一,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第二,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