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得—尼斯河线 奥得—尼斯河线(Oder-Neisse Line)是2012年公布的世界历史名词。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根据《波茨坦协定》规定的波兰西部边界。出处 《世界历史名词》第一版。
1950年,东德与波兰政府签署兹格热莱茨条约,确认奥德河—尼斯河线为“和平友好的界线”。1989年,两国确认海上边界。1952年,斯大林要求德国统一作为确认界线的条件,但被西德首相康拉德·阿登纳拒绝。1200名德国人因界线设立被驱逐,大部分迁至西德。基于哈尔斯坦主义,西德不承认共产波兰与东德。1970年,西德...
最初,美英接受以奥德河作为波兰西边界线,以解决领土纷争。然而,尼斯河两岸与波美拉尼亚地区海港斯德丁/什切青的归属问题,成为主要争点。西方盟国主张以东尼斯河为界,但斯大林坚持以西尼斯河为德波边界。德国将失去什切青,波兰则可得到东普鲁士全境,包括哥尼斯堡。然而,斯大林坚持苏联占领哥尼斯堡,以...
奥德河—尼斯河线界线的历史,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这场全球性的冲突结束时,盟军根据苏联的领土要求,将德波边界西移至现今的奥德河—尼斯河界线。这一变化导致德国失去绝大部分的西里西亚、大部分波美拉尼亚、什切青、勃兰登堡东部及小部分萨克森地区,全部归于波兰。同时,波兰的西部边界...
在1945年7月24日的一次会议上,波兰领导人支持“奥德河—西尼斯河界线”,并要求得到什切青作为通往东欧的出口港。尼斯河与奥德河是当地的水源,后者是前者的支流。如果其他势力控制这两条河流,将能够封锁奥德河。7月25日,杜鲁门和丘吉尔都反对波兰拥有占领区,这会使其成为英、美、法、苏之外的第五...
奥德河—尼斯河线(德语∶Oder-Neiße-Grenze;波兰语∶Granica na Odrze i Nysie Łużyckiej;英语∶Oder-Neisse line)是德国与波兰的边界。界线主要包含奥德河与尼斯河流域,但又包括了奥德河西岸的波兰城市什切青。
尼斯河与奥德河是当地的水源,而前者是后者的支流。如果其他人能控制二河,将可以封锁奥德河。1945年7月25日,杜鲁门与丘吉尔都反对波兰拥有占领区—这会令她成为英、美、法、苏四国以外,第五个占领德国的国家。他们也反对驱逐德国人的决定。斯大林则回应说,德国在数百年来杀害大量波兰人,波兰占领德国...
1950年,东德与波兰政府签署兹格热莱茨条约(兹格热莱茨乃今波兰下西里西亚省城市,详见格尔利茨),确认奥德河—尼斯河线,把它称为“和平友好的界线”。1989年,两国确认海上边界。 1952年,斯大林以确认界线为条件,容许德国再度统一,但西德首相康拉德·阿登纳因数个理由而拒绝。总共有一千二百万德国人因...
【名词解释】奥德C尼斯河线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