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位置:柯伊伯带比奥尔特云更靠近太阳,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奥尔特云距离太阳更远,约1光年处。2. 天体数量:虽然两者都是天体群落,但奥尔特云中的天体数量要远大于柯伊伯带。这可能是因为奥尔特云形成早于柯伊伯带。3. 天体类型:柯伊伯带主要由KBO、SDO和反向轨道天体等组成,而奥尔特云中则是一些彗星和...
奥尔特星云和柯伊伯带又有什么不同呢? 区别一:距离不同 柯伊伯带的范围从海王星轨道(30个天文单位)延伸到距离太阳大约5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冥王星周围的轨道。而奥尔特云则远比柯伊伯带更遥远,距离太阳大约有2000~50000天文单位(0.03~0.79光年),也有一种说法是奥尔特云边缘距离太阳大约有20万天文单位(3.16光年)...
而柯伊伯带则属于这个原始星盘的外围(距离太阳约45亿公里以上),相当于太阳系主行星区域与外围残留星云(...
奥尔特星云就属于这片星云的最外围,但如何界定它的定义范围莫衷一是,比如NASA甚至定义到了近两光年外,几乎是我们到比邻星距离的一半了。而柯伊伯带则属于这个原始星盘的外围(距离太阳约45亿公里以上),相当于太阳系主行星区域与外围残留星云(奥尔特云)的交界地带,跟奥尔特云的规模相比简直是原子核对比整个原子。 这里...
当年恒星诞生时留下物质都会在远离恒星的地方,形成一个包裹恒星的残余星云,对太阳系而言就是奥尔特云。
柯伊伯带由原始星盘碎片和微星构成,这里也有冥王星的存在。奥尔特云相对就比较远,受到的力稀疏又混乱,我们无法探测到有效的信息。柯伊伯带成熟理念的提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个柯伊伯带的天体被发现是在1992年。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科学家推测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两者到底谁在前谁在后?真是傻傻分不清楚 在距离太阳遥远的地方,可谓是太阳的边界。那里存在写两大片行星带,一个是柯伊伯带,另外一个是奥尔特星。其实恒星的形成一开始都是由一大片星云气体形成,星云不断运动,在恒星的作用力下,它们受力而自我集中,最终会成为一个主恒星。慢慢地称为一个原...
奥尔特云包围着柯伊伯带。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然后是八大行星及当中的小行星带,这些天体都位于黄道面上。
柯伊伯带是真实存在的绕着太阳旋转的小行星带,不过柯伊伯带就是存在于黄道面上的一个带状圈,后来科学家就是提出了奥尔特星云的假设,认为奥尔特云才是太阳系的最外围,奥尔特星云就像一个大圆球云层包围着整个太阳系。 奥尔特星云被提出来以后,还真的能够解释很多天文问题,尤其是彗星的来源解释,后来天文学家认为奥尔特...
冥王星是第一颗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冥王星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九,质量排名第十。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海外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冥王星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