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军制服:左一为日本军事顾问,所以大衣颜色不同,其他无差异 奉军士兵制服在前、中期一直都是灰蓝色,与其他军阀一样,主要是因为灰蓝染料易得。只是奉军的军服布料更加讲究,使用的是质地上等的细布,而其他军阀则基本都是土布。尤其是在奉天纺纱厂投产之后,士兵军服都用上了混毛细布。一直到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
由于奉军财大气粗,从少尉排长开始,军官们就人手一把“盒子炮”。其他军阀可就没有这么阔气了,只能从连级军官配备“盒子炮”。野战背包 奉军的背包,仿制的是明治十九式行军背囊。这是日俄战争期间,日军使用的专用背囊,经历过战火的检验。它的外形像一个小箱子,由皮革和木头框架制成,内部可以放置雨衣、食物、...
奉军是清末奉字各军的统称。同治年间,奉天(今辽宁)为镇压“马贼”,先后商调外省客军,而营制、饷章不一。1879年(大清光绪五年)盛京将军岐元以直隶客军并入奉天,合本省枪、炮、马、步各队,厘定营制,正式编为奉军,分中、左、右、前、后马步队五营,中军增步队一营。后续有扩编。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驻守...
所以奉军只是靠自己在制衡关东军,并且还得时刻提防别的军阀在背后捅刀子。而关东军的背后,则是整个日本的国力在支撑。因此,关东军的军事力量在这个时候虽然要比奉军弱,但是声调并不比奉军要弱。三、可预见的战争结果对于奉军和关东军如此明显的实力差,“奉军如果和关东军开战”这个话题其实一直不绝于耳。可巅峰时期...
奉军在东北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目光远大,巅峰时期,曾发动两次直奉战争,剑指全国。然而,在东北地区,还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即日本的关东军。两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同处一地,摩擦在所难免,而关东军的侵略性质,使得他们与奉军势不两立。在奉军最鼎盛的时期,他们与关东军的实力对比如何?如果双方真的爆发冲突,结果又...
奉军三个二代,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都是爱国者 在民国初期,奉系军阀与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入主北京,成为北洋政府最后的掌权者,奉系的势力也达到顶峰。但是由于张作霖拒不与日本人合作,所以在1928年被日本人杀害。张作霖去世后,其长子张学良成为奉军的领袖,在当时的...
曾经席卷大半个中国的东北军,最终都去了哪里?东北军全称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它的前身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统率的军队,称为奉军。今天的故事我们就从奉系军阀开始。老帅时期:兴起于白山黑水间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张作霖于新民府受清政府招抚,由野路子正式转变成正规军。张作霖为人有勇有谋,处事原则也是相当...
所以,当时奉军伙食真的是放开了肚皮吃,步兵每人每天1.5斤粮,其中细粮与粗粮比例是7:3,能够保证大部分时候可以吃到大米饭、白面馒头。当然,有时候也得吃混合小米的二米饭、混合苞米面的杂面馒头。至于菜,素菜基本都是时令蔬菜,就地采购,夏秋两季以豆角、冬瓜、茄子、黄瓜、白菜、芹菜等为主,而冬、春则是...
奉军兵工厂根据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仿制出了辽造17式6.5毫米机枪。同样发射仿制日本的6.5x50毫米有坂步枪弹。也是使用30发弹斗供弹。不过奉军的辽造17式和大正十一式也有不同之处。就比如。辽造17式轻机枪将弹斗改为右侧。并且枪托和握把在一条水平线上。这点就和日军的“歪把子”完全不同。三、辽造...
奉军的伙食管理相当严格,实施了“粮饷分开”的制度。每名步兵每天能领到1.5斤的粮食,里面的细粮和粗粮比例也是相当讲究。除了每日的粮食,他们还有0.01元的柴薪费和0.05元的菜金,菜金虽小,但一月累积下来却达到了1.5银元,实在不算少。"老张家"的厨房:后勤保障的智慧 奉军的食材供应可不仅仅依赖外界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