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不评判、不泼冷水, 我们用爱的夸夸, 点亮彼此前行的路 5. 欢迎加入夸夸群, 赞美不停歇 6. 夸夸群里诉衷肠, 暖心安慰抚创伤 7. 勇往直前别气馁, 夸夸群里来助威 8. 挑战未知领域, 你真是个勇者 9. 夸夸群就是小乌托邦, 彼此赋予喜悦力量 10. 共享喜悦, 一起共振美好 11. 夸夸群语录在手, 走遍天下...
3月11日晚7时20分左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二学生刘好(化名)在微信群“复旦夸夸夸夸夸夸群”输入上述内容求夸,这个群是在复旦建立的第6个“夸夸群”。 5分钟之内,复旦“夸夸群”的网友从各个角度开始夸赞刘好。 比如“内心有底气,会有更好的等着你!夸!”“看似慌中带急,实则稳中带皮。夸!”“敢用自己照片做...
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认为,“夸夸群”的出现给了青年人一个“醒着做梦”的机会,“大学生会识别不出‘夸夸’话语里的真假吗?显然不会。‘夸夸群’能给一个求夸者带来的,不是实质性的肯定,而是某种虚幻而宝贵的善意。所以,‘夸夸群’是情感寒冬里的抱团取暖,是孤单生活里的些微温馨,自然,它也是廉价但仿真的...
“夸夸群”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事物,早在2013年豆瓣上就出现了“相互表扬小组”。而去年6月份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互骂群”的热潮,形式与“夸夸群”大抵相似,只不过内容从“互骂”变成“花样表扬”。从“互骂群”到“夸夸群”的更迭,其背后隐藏的社会信息是什么? ▲女生被男友拉入百人群一顿“猛夸” 网友:感觉...
夸夸群”的实质是以情感为基点而集结的“网络社群”。“网络社群”的概念由美国学者瑞恩高德率先提出,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的交流得以打破空间与人数的限制,大量互联网用户基于共同需求与兴趣,组成虚拟社区,以个人为主体构建人际社交网络。从社群的主要功能与价值的角度,可将“网络社群”大致划分为知识类、...
“夸夸群”的参与者与旁观者或多或少遭到现实的冷遇,确有宣泄与反抗的需求,不过他们付诸文化实践进行排遣更像是一种沟通方式的群欢激荡,其借助群体心理与技术外力的作用,实现自生、发展并发酵。 关于“夸夸群”,有人认为其塑造了青年一代健康而积极的心态,给予他们生命中本不该缺少的正向激励;批判的声音则称:这种...
所以我觉得夸夸群是非常好的,从心理的这个角度来说,夸夸群更适合应用在我们的家庭里面,尤其夫妻关系里面,亲子关系里面。我们更多的需要认可,更多需要激励,支持,更多的要看到他的这份努力,他的这些善心、善意,他的这个成长。你如果是这样子对待你的家人,对待你的爱人,那就和睦了。所以我们说家和万事兴,大家要...
“夸夸群”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还是一直精神毒药,我们来看一下国际学院学生CMA 党支部的党员们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的看法: 1 周文瑶: 我认为夸夸群有利有弊,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夸夸群。夸夸群对于一些学习或者工作压力大的群体来说,是一个能够放松...
夸夸群是以夸赞群友为宗旨建立的微信群,只要有人进群,大量“夸友”就要自发地对其进行一轮夸赞。夸夸群盛行于高校,如今成了不少人缓解压力的渠道。很多网友称,夸夸群正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传播正能量的阵地。 “这个群是我的快乐源泉。”3月14日,复旦校友郝西哲发了一个帖子回答“如何看待复旦夸夸群”,收获了6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