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统称为涉密人员,是国家秘密产生、使用和管理的主体。涉密人员管理是保密管理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一些涉密人员失泄密案件,相关案情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利欲熏心,卖密牟利 某高新科技企业员工周某,为满足个人高消费需求,罔顾保密工作规定及签署的保密协议要求,长期接受大量商业有偿咨询。周某...
教育相关人员不随意谈论敏感信息,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保护信息安全,防范失泄密,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让我们共同守护好重要的信息资源。 END
一是微信泄密、手机泄密、网络泄密不容忽视 突出表现为有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图省事,虽然上级三令五申有关保密禁令,但依然心存侥幸、我行我素,随意使用手机对涉密文件资料和敏感信息进行拍照;通过微信、QQ、电子邮箱、手机短信等方式传递涉密文件资料和敏感信息;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或通过基于互联网的OA系统存储、处理...
大部分失泄密案件并非个人主观故意泄密造成,表面原因在于相关单位保密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深层原因在于当事人保密责任意识淡漠,思想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保守机密,慎之又慎。保密工作不只是说在嘴上,挂在制度上,更需要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坚持涉“密”必慎,如此才能万无一失。原标题:《【保密提醒】机关单...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从近年来失泄密案件分析中发现,保密意识淡薄、保密常识欠缺、保密制度执行不严是导致年轻干部发生失泄密问题的主要原因,值得反思与警醒。典型案例 案例一:遮挡密标,掩耳盗铃 2022年8月,某市直单位新选调干部孙某在周末值班期间接收到上级部门的涉密会议通知。孙某将密级标识遮挡...
殊不知,这种行为在炒高网络热度的同时,也可能引起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关注。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脱密期结束后,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对知悉的国家秘密继续履行保密义务。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
内设机构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各项工作负有全面责任,保密管理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职责。内设机构负责人不仅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保密要求,更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本部门保密管理,把牢防范失泄密的关口。高度重视管理责任。实践证明,一个内设机构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不好、管理严不严,与该部门...
答:失密是由于自己不小心而泄露了机密。泄密是主动地将秘密暴露给其他人。窃密是窃取别人的机密。它们的区别在于失密是主观方不经意发出的行为,造成了主观方的损失。失密是主观方故意而为,造成主观方损失。窃密是主观方主动行为造成了其他方的损失以利于自己的发展。绝密是绝对保密的秘密。机密是重要而且秘密的事,...
一些上班族为图工作便利,将涉密文件违规传输至“传输助手”,方便下班后使用个人手机或电脑下载处理。殊不知涉密文件上传网络后,电脑和手机设备自动同步与存储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木马病毒获取相关文件的风险。此外,传输软件公司后台也能轻易获取涉密文件,且无法有效控制知悉范围,极易造成失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