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反映了该物体对入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光散射等综合特性,遥感就是根据获取、记录不同地物不同波段的反射信息,分析其差异性,从而识别地物属性的。 波谱分辨率是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反映的是遥感对地物波谱的刻画能力。较高的波谱分辨...
航天遥感器就如太空的“慧眼”,昼夜注意着地球,无论是地面,还是地下的东西,都逃不过这只“慧眼”,航天遥感按工作波长不同,一般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多光谱遥感和微波遥感等。人们眼睛能看见的光波被称为可见光,所以光遥感是普遍应用的遥感方式,它工作在波长为0.4~0.7微米的可见光波谱段。它能把人...
基于高分一号遥感数据的某县森林灾害 是不是很厉害!通过遥感卫星,我们能够对探测对象物体见微知著,获得更多的监测信息,以便及时,甚至提前进行部署和调整,止损、受益。 未来,更多的遥感卫星将被送入太空,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问 我国遥感卫星发展的怎么样啦? 我国遥感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目前,我国已发...
卫星又被称为人造卫星,它应该是用途最广、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航天器,卫星发射数量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因此,卫星产业是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收入规模更是占航天产业的70%以上。卫星分类:按用途分为导航、遥感、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通过转发无线电信号传输电话、电报、传真和数据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会员。目前从事航天遥感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 有首歌唱得好:“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要看清世界万物,更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需要那些超越人类视力极限的智慧之眼。 01 为什么要到太空去看地球...
遥感卫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人类对地球的认知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从太空观测地球的技术。最初的遥感卫星试验主要集中在军事侦察和天气预报方面。尽管当时的技术还十分初级,但这些试验为遥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60年,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TIROS-1,它搭载了一台摄像机...
遥感卫星从太空感知地球和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当前有上千颗遥感卫星每天不停的对地表成像,其数据广泛用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资源环境管理、国土安全和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卫星遥感的优势有监测范围大、不受区域地形限制、重复观测和多种类型数据(感知多样信息)等,这些优点都与自然灾害的监测需求相匹配,是自然灾害监测的...
而在此时,天上的遥感卫星正在千里之外,暗中观察着这一切~比如这颗美国的遥感卫星,就在事发地上方600多千米的太空拍下了这张照片,你甚至能看到两台努力工作的挖掘机。 其他国家的遥感卫星,同样不甘示弱。就算在夜晚,也能实时观测。遥感如何穿透云雨雾和黑夜,从太空看破地球?
遥感卫星上搭载了遥感传感器,它会接收并分析来自地面的电磁波信号,在遥远的距离下感知地面物体,所以得名遥感。这些卫星一般位于距地400~700千米的高空轨道上。根据接收的电磁波波长不同,遥感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下面我们拿国今年上了热搜的“世纪之堵”长赐号举例。 可见光遥感接收的电磁波就是可见光,波长一般在...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OSSIM(Open Source Software Image Map)、GDAL (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 OpenCV 三维地球:WorldWind、OSSIMPlanet、Earth3 WebGIS API: OpenLayers、 Leaflet 、 MapGuide 、Cesium(三维) 按开发语言划分: 语言开源软件名称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