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种也叫太空育种 是让种子搭乘着返回式航天器到太空“暂居”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 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基因变异 再返回地面上选择可遗传的优良变异性状 用于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植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神舟飞船发射照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地蛋、土豆、洋芋、马铃薯...它有多个名字 它是世界第四大主...
"挖100克太空土,要花10年时间!" 2025年5月29日,中国航天将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开启人类首次"一箭双星"探测任务。但这场耗资数十亿的太空之旅,藏着3个让NASA都坐不住的秘密——1. 目标选择的"神来之笔"科学价值=2016HO3原始信息×311P彗尾之谜天问二号锁定的2016HO3小行星,是地球唯一...
2011年山东即墨培育的太空椒实现了单只1斤重、亩产超8000斤的成绩,此外, 据公开报道,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上搭载的“阜麦8号”小麦种子,2021-2023年的种植面积将超过50万亩、亩均产量达到800公斤以上。王珍珍对于马铃薯航天育种的期待与信心,正是来源于这些从太空归来的“天外飞客”已经取得的傲人成绩。不过, ...
《环球时报》报道,2021年12月,我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就向联合国致以普通照会,通报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star1ink)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空间站搭载的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事件。搞得我们只能实施对星链卫星的预防性碰撞规避控制(“紧急避碰”)。所以,...
北大荒“小土豆”顺利完成“太空之旅” 历时11天,搭乘“实践十九号”卫星遨游太空的北大荒马铃薯种子顺利“回家”! 12月10日上午9时,随着航天生物集团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把“太空种薯”和搭载公证书移交给北大荒薯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微型薯和高世代品系实生种籽顺利完成...
此次实验作为一个无人操作的试验任务,所以并不会携带过多的水和土壤,也就是说,实验将在土豆发芽后宣布结束,整个实验过程将持续三个月,即使试验成功了,我们也不可能获得一颗成熟的太空土豆,想要品尝太空土豆的吃货们可以放下这个想法了。 在宇航员实际登月之前就进行多种农业种植探索,这也算是体现了我国作为传统“农...
太空农业有多种变现产品,包括太空育种、太空花卉、太空生菜、太空茄子、太空番茄、太空土豆、太空椒和太空养鱼等。太空育种市场规模巨大,太空花卉显示出与常规花卉不同的特性,太空生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太空茄子和番茄产量高、品质优,太空土豆富含青花素,太空椒品质提高,我国还将进行太空养鱼实验。太空农业的商业模式多样...
把土豆带到太空之后,种到哪里?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种土里,然而,这其实是有很多问题的,因为外星球的土壤与地球土壤是不同的。 以火星为例,火星的土壤里含有我们难以想象的复杂成分,尤其是高氯酸盐,这种成分在地球上主要用于强力消毒,比如一些消毒湿...
随着科技的发展,土豆竟然被送上了太空,开启了全新的探索之旅。这一跨越式的变革,不仅展现了人类对食物多样性的追求,更预示着土豆在未来可能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土豆在太空中的重要性 1995年,土豆成为首个在太空扎根的蔬菜,为未来太空生活提供营养支持。土豆这一「蔬菜移民」在太空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首位成功...
从太空回来的马铃薯实生籽催芽后成为“实生苗”,移栽至德州乐陵许家村的一个大棚里生长。 摄影:齐鲁晚报记者 李庆都 去年12月4日,2万粒马铃薯实生籽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完成了历时182天的“太空旅程”返回地球。经过催芽育苗,这批实生籽迎来了首个种植季,许家村大棚里的一万株马铃薯“实生苗”就是山东省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