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唐文宗担心宦官势力过于强盛,杀害宪宗、敬宗的逆党还有在左右侍奉的。神策军中尉王守澄尤其专横跋扈,招权纳贿,文宗无法驾驭。曾经秘密地对翰林学士宋申锡说到此事,宋申锡请求慢慢翦除宦官势力。文宗觉得宋申锡沉稳厚重,忠正谨慎,可依靠他做这件事,于是,提拔他为尚书右丞;七月癸未,任命宋申锡为同...
长子慕容令恭敬地问道:“您近来好像面有忧色,难道不是因为主上年幼,太傅妒忌贤能,您功高望重,越来越被猜忌吗?”慕容垂说:“是这样。我竭尽全力,不惜生命打败了强敌,本来是想保全宗族与国家,岂知功业成就以后,反而使得自己无容身之处。你...
王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蜀,肃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于是遂罢。
2 魏明帝下诏课试郎吏博士 太和四年春二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 [文献]《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又见《三国志》...
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诏曰 “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 继绝世于刘氏” 宣称北魏承继汉朝 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称“晋既灭亡 天命在我” 遂摒弃十六国政权 直接承继晋朝 孝文帝此举意在
魏明皇 太和四年(公元二三零年) 武帝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带甲士万人,渡海去夷洲、亶洲去抓老百姓,来增加国家人口。陆逊、全琮劝谏,吴帝不听。 曹魏,尚书琅琊人诸葛诞、中书郎南阳人邓飏等互相结成朋党,争相题品吹捧,以散骑常侍夏侯玄等四人为四聪,诸葛诞等八人为八达。中书监刘放的儿子刘熙、中书伶孙资...
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诏曰:“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继绝世于刘氏”,宣称北魏承继汉朝。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称“晋既灭亡,天命在我”,遂摒弃十六国政权,直接承继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
太和四不好确定具体的年份,公元230年是太和四年,太和是魏明帝曹叡年号在中国历史上几个皇帝用太和,如东晋废帝司马奕的太和四年是公元369年。还有成(汉)李势用太和为年号。后赵石勒也曾用太和为年号。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燕车骑大将军吴王垂奔秦。初,秦王苻坚闻太宰恪卒,阴有图燕之志,惮垂威名,不敢发。及闻垂至,大喜,郊迎,执手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垂谢曰:“羁旅之臣,免罪...
睹物回想,感慨万端。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 年),57岁的大司马桓温(安徽蚌埠人)率军北征,攻克金城(今江苏镇江境内)。金城是琅琊郡政府所在地,桓温三十年前曾任职琅琊郡内史。看着金城府衙院子里当时自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