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提出:《天问》应该是屈原遭放逐后的作品,“天问”就是“问天”的意思,因为“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在《天问》中,辞人屈原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包括天地万物、人神史话、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使人认识到辞人学识渊博、思想博大精深之外,也认识到辞人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天...
《天问》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共172问。由开头用一个曰字领起,对事用何、胡,对地用安、焉,对人用谁进行诘问和责难。语言别具一格,句式以四言为主,不用语尾助词,四句一节,每节一韵,节奏...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可以说《天问》一篇,是屈原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总体认识的总结与升华的一种艺术再现,在那个时代,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还有学者提出,《天问》是屈原在掌握了楚国巫史文献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部文学作品,这一点从它涉猎广泛的170余个问题上,是完全可以得到印证的。 此篇在篇幅上仅次于《离骚》。作者...
《天问》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篇长诗。据王逸《楚辞章句》所述,屈原在被流放后,心中忧愁憔悴,彷徨于川泽之间,游荡在平原丘陵之上,向苍穹发出呼号,仰面叹息。当他走进楚国先王的宗庙以及王室公卿的祠堂,看到墙壁上描绘着主宰天地山川的神灵和古代圣君贤王行事的图画时,深受触动,于...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屈原对宇宙真理具有终极追问的意识。神思忧愤的屈原,在汉北的楚先王宗庙画壁前,开始书写中国文化史上一段惊世骇俗的文字:天问。在《天问》中,屈原以诗人哲学家的胸怀与视野,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他以恢宏的气势、深刻的追问、奇幻的哲思为
《天问》的天,颇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与道家的“道”字,《易经》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这些“法象”的名词,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意,《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从全诗的结构及内容来看,全诗373句1560字,是一...
屈原创作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天问》,顾名思义,“天问”就是抬头望天、向天空发出问题的意思。自从人类诞生后,无数诗人在深夜仰望星空,由此诞生了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生活在中国战国末期的诗人屈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 屈原品行高洁、性格耿直的,却遭到了小人的嫉妒。有人向楚王进谗言,说屈原居功自傲...
屈原的《天问》,给我们直观展现了,在楚国时候,或者说在战国时候,人们对上古神的故事在疑惑。这事实上从本质上告诉了我们后世的神仙产生的原因。所以天问事实上是历史分界线。在那之前,神是真实存在过的生物,只是战国时候的人已经理解不了。在那之后,神和神仙被混为一谈,直接影响了今天我们的认知。但是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