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有感于此,便通过对天道、人道关系的重释,说明君道贵、臣道贱的道理,要求人们弃绝仁义,返朴归真,虚静无为。 先秦时郑子产已提出天道、人道的观念,他说“天道远,人道迩”。孔子和孟子基本上继承了子产的思想,承认有天道有人道,认为天道和人道有一个比较远的距离,人难以把握天道,因此他们大谈礼智、仁义、道德...
《天道》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天道 先秦-庄子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
下面根据表述的内容对各部分,分别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一、 【原文】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1);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2);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3)。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4),其自为也(5),昧然无不静者矣(6)。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译文:你要是能参悟这个道理,就能把世间万事万物都看透彻了。 小提示:冯道《天道》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朗读 打赏 完善 哲理天道知行前程莫要好事叹声劳发穷达此理 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
天道就是老子说的常道,原则上人是不能认知和掌控的,因此把虚静恬谈寂寞无为做为万物之本,这与老庄哲学以道为本思想相背。本文的第三个错误是帝王治理社会以明道、明道德、明仁义到明是非、明偿罚九个环节,由于道是明白不了的,因此九个环节是不封闭的,不能由帝王、社会最高治理者一人来明是非、作偿罚。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万民服。明于天,通于圣,六气和之谓圣,万物生之谓天,天地和之谓帝。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阴阳相照,四时无形,则观其会通,其此之谓也。 【注释】 1.“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天道是指自然规律的运动,它不是静止...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道》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孟子字义疏证·天道 戴震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鸿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行亦道之通称。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即赅阴阳,五行各有阴阳也。《大戴礼记...
“天道SJ注释”系列是目前第1套集合全球华人SJ学者撰著、出版的全本SJ注释,也是当今汉语世界蕞深入、蕞详尽的SJ注释。 “天道注释”系列注重原文释经,作者在所著作的范围内都是学有专长,他们结合了当代最新研究学术成就,用中文写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尤为难得的是,大部分作者都具有服务信仰社群的经验,更贴近汉语读...
《天道注释:彼得前书注释》 《天道注释:耶利米哀歌》 《天道注释:帖撒罗尼迦后书》 《天道注释:以斯拉记注释》 《天道注释:启示录注释》 《教牧书信》202312月新书 共16卷书,其中创世记注释是5本,约伯记2本、约翰福音2本,罗马书2本,其他各卷各1本,帖撒罗尼迦后书1本,耶利米哀歌1本,彼得前书注释1本,但以理...
庄子·天道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余者.闲暇之谓也.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不足者.汲汲然欲为物用者也.欲为物用.故可得而以也.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也.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