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杜甫复自梓州来阆州,拟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此诗为杜甫重到阆州时作。当时吐蕃犯境,陇右失守,被战争波及的民众背井离乡,骨肉分离。背景即交待了杜甫悲郁心情的原因。从“天边老人”、“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十年骨肉无消息”这几点,同时结合杜甫生平及其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分点进行回答。【...
天边行①杜甫天边老人②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注】①此诗当作于764年,当时杜甫复自梓州来阆州,拟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此诗为杜甫重到阆州时作。 ②天边老人:杜甫自称。【小题1】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
天边行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猜你喜欢: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
朝代: 唐朝 | 作者:杜甫 | 类型:写风|写人|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 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拼音 tiān 天 biān 边 háng 行 [ [ táng 唐 cháo 朝 ] ] dù 杜 fǔ 甫 tiān 天 biān 边 lǎ...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天边行杜甫天边老人【注】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
天边行[唐]杜甫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诗成后,拈首二字为题。此是永泰元年成都作。自天宝十四载至此,已恰十载。此诗为久客思乡而作也。陇右二句,天边忧乱。洪涛四句,欲归未得。皆申明临江哭泣之...
天边行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乐府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 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
天边行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杜甫tiān biān xíng天边行tiān biān lǎo rén guī wèi dé,rì mù dōng lín dà jiāng kū。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lǒng yòu hé yuán bù zhòng tián,hú qí qiāng bīng rù bā shǔ。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杜甫《天边行》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天边行 【题解】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那时杜甫自梓州来阆州,打算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此诗也是杜甫重到阆州所作。当时正赶上吐蕃犯境,陇右失守,被战争波及的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年逾五旬的杜甫在感慨自己回天乏力之余,也只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