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它的高度达到了51.8厘米。🌐天蓝釉的创烧始于康熙时期,使用氧化钴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由于氧化钴的含量较低,成色淡雅均匀,因此得名“天蓝”。🎨自康熙时期以来,天蓝釉一直有烧制,但以三代官烧的品质最佳。...
🏺 雍正时期的天蓝釉瓷器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月白。与康熙朝的天蓝釉瓷器多为小件文房用具不同,雍正时期出现了大型的天蓝釉瓷器,如罐、瓶、缸、花盆等。💎 这款天蓝釉双龙耳瓶不仅是清代瓷器中的精品,更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瓷器#【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北京故宫藏。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篆体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
精美的单色天蓝釉双龙耳瓶…… - 风之子!于2024121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0.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其中“清乾隆御窑天蓝釉双龙耳瓶”以4025万元成交,“明成化官窑青花矾红五龙宫碗”1081万成交;“清雍正御窑天蓝釉蒜头瓶”1035万成交,“清雍正御窑仿汝釉弦纹贯耳瓶”563.5万元成交。 天蓝釉是汉族瓷器釉色名。一种高温色釉。由“天青”演变而来,清康熙时创烧。釉色浅而发蓝,似天蓝色,故名。含钴量在2%以下,...
🏺 这款清雍正时期的天蓝釉双龙耳瓶,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工艺,展现了古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瓶身洗口,细颈,溜肩,肩部以下逐渐收敛,圈足设计稳重大方。通体施以天蓝色釉,凸起的弦纹增添了层次感,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有龙形柄,肩部装饰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显得格外精美。🔍...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 图片 #26781 -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日期:清雍正(公元1723年—公元1735年)"天蓝釉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 图片 #26781 -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日期:清雍正(公元1723年—公元1735年)"天蓝釉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底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 图片 #26780 -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日期:清雍正(公元1723年—公元1735年)"天蓝釉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