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是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航空遥感监测和地面站点监测等环境监测手段,基于数据挖掘、数据融合、数据协同和数据同化等关键技术,获得更加准确数据支持的立体生态环境监测感知体系。“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能...
国家林草局主要负责人表示,2023年要构建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高水平建设大熊猫、东北虎豹、亚洲象、海南长臂猿等旗舰物种保护研究中心,形成以国家公园研究院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打造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品牌,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原则,扎实推进国家公园设立。来源:央视网 ...
至此,唐松所说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能管空气”的“生态之眼”正式上线运行。“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管体系,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红枫湖紧紧包裹其中。”唐松介绍道,该平台依托遥感卫星、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地面监测站和视频监控点等信息化设备,实现对红枫湖水质、空气质量及湖岸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自然保护地在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兴数字技术正在打破和重构传统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方式,建立以大数据驱动的自然保护地科学管理模式。山东达斯特智慧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监管平台可实现“天空地一体化”全要素生态感知、多维分析研判、态势综合评估、可视化决策支持,为自然保护地的数据应用、管理决策、科普教...
生态环境部近日向社会公布了浙江钱江源站、河南鹤壁站等第一批55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涵盖森林、草原、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标志着我国“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初步构建。生态质量监测是客观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状况、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保障。数据显示,...
积极推进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监测的协同,在全国范围每季度实现卫星遥感2米级的监测,重点区域则实现亚米级,也就是1米以下级别的监测。航空遥感作为补充,地面监测以开展遥感验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监测为主,实现生态质量“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在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方面,将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将全国尺度的常规...
5月30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高级草原师于红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是指运用多种监测手段,从“天”“空”“地”三域实现对监测目标的多维度监测,同时产生卫星和航拍等空天领域监测影像以及地面调查采集的各类数据,合称天空地一体化大数据。据介绍,“天”即卫星遥感监测,通过空间分析...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在扬州,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黄金水道,更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输水廊道。近日,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对京杭运河扬州段进行全面“体检”,对从京杭大运河长江口至宝应县泾河镇河段的总磷、氨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温度、溶解氧等水质指标进行高密度走航监测,全面守护大运河扬州段的...
谈到“天空地一体化”,程大龙形象地解释:“‘天’就是利用卫星遥感设备,像天眼一样盯着农田,进行大范围的作物长势监测和病虫害预警;‘空’则是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搭载着热红外等传感器,像巡逻队一样精细又即时地发现、处理农作物的问题;‘地’则是物联网传感器、监控等设备,搭配物联网技术后化身农田的‘...
生态环境部近日向社会公布了浙江钱江源站、河南鹤壁站等第一批55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涵盖森林、草原、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标志着我国“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初步构建。 生态质量监测是客观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状况、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