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李菂团队持续对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与演变进行研究。2023年5月,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发现的最新成果,李菂组织的国际团队,通过对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持续17个月的长期监测,揭示了快速射电暴可能的双星起源。不给自己设限 2020年之前,FAST在调试期,作为建设者,李菂时常往返于贵州...
来源:中国科学报 接受采访时,“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穿着文化衫、大裤衩,光脚趿拉着塑料拖鞋,背着一只土黄色的帆布双肩包。这与7月初在意大利东部城市佩斯卡拉领奖现场的他,判若两人。在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上,他抿嘴微笑接过“马塞尔·格罗斯曼个人奖”奖杯,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丘成桐之后,又一...
新华社意大利佩斯卡拉7月9日电(记者任耀庭、韩啸)当地时间9日,“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获颁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个人奖。李菂是首位凭借在中国国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获得该奖的科学家。2024年7月9日,在意大利佩斯卡拉,李菂在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上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2024年7月9日,在意大利佩斯卡...
”9月28日,在“2024年青年科学家502论坛”现场,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新基石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原首席科学家李菂在接受深圳商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青年科学家创造更为平等和丰富的资源,更好地进行基础研究。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长河中,天文望远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被誉为“中国天眼...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 马塞尔·格罗斯曼奖(Marcel Grossmann Award)被视为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7月1日,澎湃科技获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简称“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荣获第十七...
李菂(右)获马塞尔·格罗斯曼奖,新华社拍摄。在加盟清华之前,李菂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二级研究员。李菂教授从2008年起任FAST(中国天眼)项目科学家、2018年至今担任FAST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及空间科学方面的研究,是国际著名的射电天文学家。在河内恒星形成的观测研究、射电天文仪器和技术、天体化学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欧洲中部时间7月9日,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Marcel Grossmann Meeting)授予“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马塞尔·格罗斯曼奖”(Marcel Grossmann Award)。7月7日至12日,意大利东部城市佩斯卡拉举办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9日,大会向“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颁发马塞尔·格罗斯曼...
7月9日,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Marcel Grossmann Award)由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lativistic Astrophysics)授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以表彰其领导最灵敏射电望远镜的科学规划及探索动态宇宙所取得的开创性成果,包括精确测量星际磁场和推动快速射电...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获颁马塞尔·格罗斯曼奖 科技日报贵阳7月9日电 (记者何星辉)记者从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获悉,7月9日,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个人奖由该中心授予“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以表彰其领导最灵敏射电望远镜项目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李菂是首位凭借在中国...
近日,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就中国天眼的科学贡献和未来展望进行了介绍。中国天眼作为世界上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自正式运行以来就一直备受瞩目,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帮助。在此次论坛上,李菂提出了“宇宙触角”的概念,并通过数字化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