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了。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30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提高6.3%,意味着每个城市平均增加23个蓝天。山更青了。十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了7.1%,达到2.27亿公顷,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水更绿了。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
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在贵州察看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在漓江之上关切桂林山水保护;在雪域高原叮嘱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不懈努力,久久为功,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
▲2022年10月9日,蓝天白云下的北京北海公园。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也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开展生态环境...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背后,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绿色升级。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十年间,我们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翟青介绍,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覆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湿地保护等领域的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修订,“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从2015年底开始试点到现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对31个省(区、...
习近平: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