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也称为一万小时定律,是由《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畅销书《异类》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指出,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一万小时的专注练习。这一时间跨度大约等同于十年间,每天投入三小时的刻意练习。格拉德威尔强调,这一成就不依赖于天...
如何看待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宋军 能源电力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美]丹尼尔.科伊尔 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的技能 任何领域的专家都需要1万小时专心致志地学习,每天3-5小时,大约需要七… 如何看待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丹尼尔•科伊尔 中国的崛起恰好与现今这个以科学揭示技能背后的神经与行为机制的时代相契合。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当人们开始学习技能时,基因就不好使了。如果我们想最大化自身的潜能,所有人都需要精深的练习。我们不应该忽视错误或试图忘记它们,因为它们为我们...
他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1万小时。但实际上,如果想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光知道1万小时的理论,并没有真正的意义。首先各个行业需要练习的时间不同。音乐家需要训练15~25年才能达到世界级水平,而计算机顶尖高手只需要3~5年就能够威名远扬。由此可见,要想成为行业内的顶尖高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出,10000小时定律,就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一种人人奉之的成功定律。 这个定律很简单,即,坚持10000个小时,人人都能变成天才。 比如,达•芬奇、贝多芬、莫扎特、乔丹等世界级天才,都是经过了一万小时的苦练,方成一代大师。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方法。“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事实上,每一种行业中,能够成为杰出人物的时间并不相同。一直在学校门口做保安的大叔...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松提出的。他在1993年的研究中发现,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至少需要投入一万小时的刻苦训练。这一理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许多人将其视为成就卓越的必经之路。 理论原理 埃里克松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认为,天赋并不是成就卓越所必须的。相反,他认为刻苦训练和专注才是...
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要经过10000小时专心致志地练习。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认为“刻意练习”和“精深练习”基本上是一回事。 这种天才的真正特长在于他们能够静下心来进行精深练习,甚至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他们在练习。 这种自我驱动的精深练习者很少见,而且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明性。 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 但...
一万小时定律强调了只要时间达到一万小时这个阈值,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天才。所以很多人乐观地以为,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坚持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了。但是很快这个理论就遭到了质疑,清洁工如果扫了一万小时的大街,是否可以成为专家?快递员送了一万小时的快递,是否可以成为专家?如果一个人写了一万小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