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峰山歌会,迄今已延续500余年,是云南省第四批(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让人不思归的盛大民族聚会。 “天峰山歌会”源于天峰山老君圣诞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彝族同胞、信徒以及香客汇聚天峰山,在天峰山歌会场载歌载舞,举行彝族山歌小调对唱、弹弦打歌...
点击标题下祥云时讯即可订阅3月24日(农历二月十五),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上歌声飘扬,人潮涌动,来自两州三县的各
每年的天峰山歌会前一天,彝族毕摩老者在天峰山“老君殿”击鼓鸣钟,并在会场中间选一棵青松立起歌会大旗,村民们纷纷系上五颜六色的彩带,在旗杆下供奉象征着吉祥喜庆的茶、米、面、油、糖等物品。 歌会当天来自南华、姚安、大姚、弥渡等地的各族群众都身着节日盛装,带上自己钟爱的民族乐器,在松树映荫的打歌场上或...
天峰山歌会也于2017年6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歌会传习所在2018年6月被命名为大理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每年的天峰山歌会前一天,彝族毕摩在天峰山“老君殿”击鼓鸣钟,并在会场中间选一棵青松立起歌会大旗,村民们纷纷系上五颜六色的彩带,在旗杆下供奉象征着吉祥喜庆的茶、米、...
十里八乡的各族群众穿着民族盛装,欢聚在大理祥云天峰山歌会 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大理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松树掩映的打歌场上人潮涌动,十里八乡的3万多名各族群众身着美丽的民族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庆一年一度的民族歌会。雄壮悠长的过山号,掀起了歌会的序幕,点燃了现场的激情狂欢。“太阳出来暖...
天峰山歌会是云南省第四批(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众多民族节日一样,在热闹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是众多民族民间歌舞传承人。目前,仅折苴么村委会河底自然村就有1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肩负着民族民间文艺的自然传承的使命。罗甲就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一位天峰山歌会的州级传承人。
“每逢二月十五,四方民众蜂拥蚁附,云集天都,吹笙鼓舞,夷人尽欢腾之,歌尚存上古之淳风”,祥云县普淜“天峰山歌会”尽显非遗魅力,绽放民族绚丽色彩。 活动流程 01 天峰山歌会传统仪式 时间:3月6日上午10:00—11:00 地点:天峰山老君殿、天峰山打歌场
“弹起弦子跳起脚,跳起黄灰做得药。”这是对普淜镇天峰山歌会最最炫民族风的描述。又是一年歌会将至,各位热爱踏歌起舞跳脚的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 天峰山歌会,迄今已延续500余年,是云南省第四批(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春暖花开、山河无恙。时隔三年,天峰山歌会即将再度启航,各族人民将在这彩云大地上共演绎一场歌舞...
祥云:3万人共赴天峰山歌会 点击标题下 祥云时讯 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松树掩映的打歌场上人潮涌动,十里八乡的3万多名各族群众身着美丽的民族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庆一年一度的民族歌会。 雄壮悠长的过山号,掀起了歌会的序幕,点燃了现场的激情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