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是公元1622年。天启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的年号,明朝使用该年号共7年,即从公元1621年至1627年。因此,天启二年自然对应的就是公元1622年啦!
明思宗。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检受封信王。五年后,熹宗无嗣而崩,朱由检奉遗诏继承皇位,改元崇祯。他即位之初,就铲除了权宦魏忠贤及其党羽(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力图实现明王朝的“中兴”。他任用袁崇焕对付割据辽东的后金政权,后金不但 - 历史爱好者小橘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四月,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被判死,一直到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八月二十八日五更,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慷慨赴市,传首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绥、固原、宁夏、甘肃)。临刑前,主事张时雍见熊廷弼胸前挂一执袋,问是何物?熊廷弼答道:“此谢恩疏也。”张时雍冷笑道:“公不读《李...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廷议经、抚去留。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建议张鹤鸣代替熊廷弼,在接替辽东经略这个问题,张鹤鸣是兵部尚书,履历上,威望上没多大问题,况且这个时候王化贞放弃广宁逃回京城辽东之地尽失后金之手。张鹤鸣惧罪,于情于理都应该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年轻的天启皇帝为了给张鹤鸣打气,特意准备了点荣誉,...
只是没想到时隔千年后,又上演了另一场惨烈的包围战,这就是天启二年(1622年)的贵阳包围战,在叛军的围困下,四十万人的城池,活到最后的仅有二百余人,万分之五的存活率,堪称人间地狱。侥幸活下来的贵州提学佥事刘锡玄参加了这场战役,并写成了成《围城日录》,通过他,我们得以全方位的了解贵阳之战所...
1 史载:“天启二年,(宦官)魏忠贤用事,言官周宗建等首劾之,忠贤于是谋结外廷诸臣。秉谦及魏广微率先谄附。明年春,秉谦、广微遂俱入阁参机务。”这反映了明朝( ) A. 官员入内阁具有偶然性 B. 存在宦官干预朝政现象 C. 宦官掌控官员人阁权力 D. 内阁沦为宦官专权工具 A. A. 官员入内阁具有偶然性 B. B...
天启二年是指公元1622年 明代
天启二年正月在京城朝见,御史侯恂请求破格任用他,于是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没有多久,广宁的军队溃败,朝廷商议扼守山海关,崇焕就单骑出朝巡视关内外。部中失去袁主事,很惊讶,家中人也不知他到什么地方去了。不久,回到朝廷,详细陈说关上的形势。说:“给我军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足以守住这个地方。”朝廷官员更加称赞他...
公元1622年,大明天启二年。 两年前,当政48年的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及其长子、仅当政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先后驾鹤西去。年方16岁、酷爱木工的朱由校,被推上帝位,年号天启。 天启皇帝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共举行了两次进士考试,分别在1622年和1625年。
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殿试金榜共计409名,其中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77名,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329名。其中扬州泰兴于志舒二甲进士。 查嘉庆《重修泰兴县志》(名臣篇)载: 于志舒,字明醇,冲龄博敏,精举子业,居恒与生徒子侄阐授经书,讲至色难无达诸篇,感念先人竟至泣下,登仕后,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