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 “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谚语,意思是指西北高,东南低。比喻任何事物都有不足之处。出处 《列子·汤问》:“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此语,源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句之意,乃言中国地势东南低而西北高,西北之地多于天(即天空覆盖之范围较小),东南之天多于地(即地面所承之范围较小)。 具体而言,西北之地,地广天高,故云“天不足西北”;东南之地,天高地狭,故云“地不满东南”。古人以天地阴阳解释之,西...
《河图括地象》有云:“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如此就明确了天门的方位在“西北”。因为任何宅舍都有八个方向,所以每个宅的西北区域,在风水中都叫做“天门”。如果家中的横梁压着西北方,这是一种极差的风水格局,术语称为“火烧天门,会对家中父亲或男主人的...
原句: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出处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
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是之言也。文雅之人,怪而无以非,若非而无以夺,又恐其实然,不敢正议。以天道人事论之,殆虚言也。 与人争为天子不胜,怒...
《河图·扩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门无下。” 《淮南子·天文训》也有提及,位于西北方的不周山被撞倒,天坍塌了,于是东南方的地也就沦陷了。这一个情景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来理解:我们放一颗圆珠子,在圆珠子放一个托盘,这个托盘就是我们的“地”;然后在托盘的四...
西北者夏至日入之方位太阳入于西北方位时夏至一阴生阳气止步于此阴气就此复生阳气就此衰减故曰天不足西北阳气就此不足 春秋古易:“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解 语出《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与“...
岐伯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天为阳,西北阴方,故天不足西北。地为阴,东南阳方,故地不满东南。日月星辰,天之四象,犹人之有耳目口鼻,故耳目之左明于右,以阳胜于东南也。水火土石,地之四体,犹人之有皮肉筋骨,故手足之...
语出《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与“地不足东南,天不足西北”大意相同,通常都做地理方位的解释:西北多山东南为海。南怀瑾等多位大师都作此解释,如此解释与“易”之本义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