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网络解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
联播+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是: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字面解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字面解释是: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其中,“天下”一词通常指代国家或者整个社会,“兴亡”则是指国家的兴盛与衰败,“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由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 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全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兴亡,肉食者谋。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原始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顾炎武的原语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
联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是国家的盛衰是全国人民的责任。 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哪位作者 顾炎武(1613-1682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由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故选C。 A项: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庄子的名言,表明自己超脱逍遥的境界。不合题意,故不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的人,也有责任。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题详解: 我赞同观点B。理由是:光读好书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每个人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