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总局的前身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随着海外移民潮的兴起,大量华侨远赴他乡谋生。为了保持与国内亲人的联系,华侨们迫切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通信渠道。于是,天一总局应运而生,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情感的桥梁。 在创办初期,天一总局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凭借其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庞大、业务广...
漳州天一总局:中西合璧的南洋风情 漳州周边有一处令人惊喜的景点——天一总局,这是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南洋风情建筑。🏛️在同城大道上看到指示牌,一时兴起决定去看看。建筑特色鲜明,保存得非常完好。附近的宛南园和陶园也是南洋风格,但有人居住,只能在门口欣赏。流传村位于漳州市龙海区角...
天一总局,全称“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是中国最早的民营国际邮局,由1880年旅菲华侨郭有品在家乡龙海角美流传社创办。其主要业务是替南洋侨胞和侨属携带银款、物资和信件,传递闽南一带的邮政业务,办理信件等出入境手续。因此,天一总局也被称为“天一批局”。“天一”之名源自《周易》的“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
据《厦门海关十年(1892—1901)报告》记载,1889年至1901年,厦门海关共收邮件108570件,汇票93442美元,近一半的邮件是通过天一总局投递的。每个分局的侨汇总额月均数万元大银之多。鼎盛时,天一总局的年侨汇额达千万元大银,将近闽南地区侨汇的三分之二。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三月廿四(1901年5月12日),郭有品因在厦门...
天一总局,位于福建省漳州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系旅菲华侨郭有品于1880年(清德宗光绪六年)在家乡漳州府龙溪县八都传八都传社创立,以“天一局”著称;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改为“天一信局”,并将其扩大为四局,设龙溪传为总局,厦门、安海、吕宋为分局。1896年,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书局”,天一总局,见证了...
从“水客”到民间邮局,天一总局在中国邮政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一总局旧址为西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前后两座。中有天井,楼高7.5米,建筑宽25米、深28米。 天一总局主要由宛南楼、北楼和陶园三个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495平方米。 宛南楼是早期办公、居住合一的地方,后全部改为居住用。 北楼为...
天一总局的诞生,不仅是商业传奇的见证,更是华侨艰辛历程的缩影。那些远赴重洋的华侨,背井离乡,忍受着异国的歧视与压迫,用血汗换来的钱,托付给天一总局,寄回故土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天一总局的存在,让这些游子的牵挂有了着落,让他们的血汗有了归宿。 岁月更迭,1928年天一总局宣告结束其历史使命。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
天一总局的地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流传村。这座建筑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四合二层“南洋”风格的楼房,大门顶上有“天一总局”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天一总局,全称“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由旅居菲律宾的华侨郭有品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创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邮局,比清朝邮局早16年开办。
漳州天一总局成立于1880年,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国际邮局,比我国正式设立的邮政机构还早了16年,天一批馆从创办至1928年1月28日停业,历时48年,是中国邮政史记载的第一家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经营时间最长的早期民间侨批馆,其信誉之卓著,影响之深远,创办时间之早在中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天一总局占地六七十亩,大致...
🚗 漳州之旅,从厦门启程,我们选择了自驾前往。在规划路线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位于厦门和漳州之间的角美镇,这里有几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值得一游。由于公共交通不便,我们决定自驾前往。📍 从厦门机场T4出发,大约四十分钟车程,我们抵达了天一总局旧址。天一总局,全称为“郭有平天一汇兑银信局”,是由旅居菲律宾的华侨郭有品...